今年3月3日是第22次全国爱耳日,也是第9次世界听力日。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年世界听力日主题为“人人获得听力保健——筛查.康复.沟通”。呼吁全人类采取行动,解决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听力损失和耳部疾病问题。重点是“人人”,早发现,早康复,早干预,从而实现无障碍沟通。
关于耳朵和听力的健康,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大家不妨先思考下面几个问题,在你的印象里,你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困惑?
#阅读目录
一、关于耳朵的常见健康问题
耳屎多了会堵?该不该常常掏耳朵呢?
耳朵进水了怎么办?
耳朵进水会不会导致中耳炎?
耳朵里出现咯噔咯噔的声响,是怎么回事?
孩子耳痛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孩子呼吸道感染后更容易得中耳炎?
孩子躺着喝奶会容易得中耳炎吗?
感冒后坐飞机会容易得中耳炎吗?
为什么腺样体肥大容易反复中耳炎?
坐飞机耳朵不舒服怎么办?
二、关于听力健康的常见问题
新生儿
为什么要做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
听力筛查怎么做?什么时候做?
新生儿
耳声发射听力筛查“未通过”听力一定有问题吗?
新生儿
是不是听力筛查通过了,以后听力就都没有问题?
儿童
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孩子听力损失吗?
儿童
孩子对声音反应不敏感、说话迟,应该做什么检查?
成年人
戴耳机会损伤听力吗?
成年人
工作压力大,连续熬夜后一侧耳朵嗡嗡响,听不清,是什么原因?
成年人
发现有听力下降怎么办?
成年人
长期耳鸣怎么办?
老年人
老年人听力损失有哪些早期迹象?
老年人
为什么我们跟父母说话时,小声他们听不见,大声了他们又觉得我们在吼他们?
老年人
等完全听不见了再配助听器行不行?
老年人
父母有听力损失,我们在和他们说话时应注意什么?
耳朵常见健康问题
耳屎多了会堵?该不该常常掏耳朵呢?
答:耳朵是自我清洁的器官,一般不需要主动清洁。如果有大块耵聍堵塞,建议找医生清理。
拓展阅读??:耳屎多了会堵?那到底该不该常常掏耳朵呢?
耳朵进水了怎么办?
答:可以倾斜头部并向后牵拉外耳道,促使外耳道积水排出。正常情况下水不会长时间留存在外耳道中。
拓展阅读??:耳朵进水了怎么办?会不会导致中耳炎?
耳朵进水会不会导致中耳炎?
答:当少量的水进入外耳道,并且鼓膜完整时水是不会进入中耳从而引发中耳炎的。如果有鼓膜穿孔,或者上呼吸道感染时不慎呛水,可导致鼻、咽部病原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腔而导致中耳感染。
拓展阅读??:耳朵进水了怎么办?会不会导致中耳炎?
耳朵里出现咯噔咯噔的声响,是怎么回事?
答:最常见的原因是耵聍脱落掉入了外耳道里,有时有可能是其他异物掉入耳道。可以尝试将耳廓向后拉,头部向同侧肩膀轻轻抖动,尝试让耵聍或异物脱落。
切勿用挖耳勺或棉棒,避免损伤耳道,如果无法脱落,请就诊。
拓展阅读??:耳朵里出现咯噔咯噔的声响,是怎么回事?
孩子耳痛是什么原因?
答:造成耳痛的问题可能有:耵聍栓塞;耳道急性感染;中耳急性感染等,为查明问题,应带孩子去做耳科检查。耳痛可能会导致严重问题,所以不应轻视。
拓展阅读??:孩子耳朵痛,一定是中耳炎吗?
为什么孩子呼吸道感染后更容易得中耳炎?
答:因为小朋友咽鼓管宽、短、平,鼻咽部的病原菌更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引起中耳感染。儿童接种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和13价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降低中耳炎风险。
孩子躺着喝奶会容易得中耳炎吗?
婴儿躺着用奶瓶喝奶有可能增加中耳炎风险,母乳亲喂则不会。
拓展阅读??:孩子躺着喝奶会容易得中耳炎吗?
感冒后坐飞机会容易得中耳炎吗?
感冒本身就有诱发中耳炎的风险,感冒后咽鼓管粘膜炎症水肿,导致咽鼓管堵塞,再加上坐飞机时外界大气压变化太快,咽鼓管不能有效调节中耳腔的压力,所以感冒期间坐飞机确实更容易得中耳炎。
拓展阅读??:小小的感冒,为什么坐完飞机却变成了中耳炎?
为什么腺样体肥大容易反复中耳炎?
答:因为腺样体肥大容易堵塞咽鼓管,影响咽鼓管的通气功能,可导致反复分泌性中耳炎;鼻腔鼻窦的分泌物粘附在腺样体表面,这些病原体也可以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可引起急性中耳炎。因此儿童反复中耳炎,也是腺样体切除术的手术指征之一。
拓展阅读??:这是儿童呼吸门诊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来听医生详解病因
坐飞机耳朵不舒服怎么办?
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时候,因为中耳和耳外的压力不同,容易引起耳朵疼痛。保持清醒,通过咀嚼口香糖、吮吸硬糖等加强吞咽动作,促进咽鼓管开放。还通过Valsalva动作(捏鼻鼓气法)向鼓室鼓气,促进咽鼓管开放,注意不要过度用力,防止鼓膜过度向外膨胀.
另外,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有鼻分泌物时,不可做此动作,防止感染进入中耳。儿童可以通过吸管喝水、用吸管吹泡泡,嚼泡泡糖,来缓解耳朵疼痛。婴儿喝奶或者吸吮安抚奶嘴可能会有帮助。
拓展阅读??:小小的感冒,为什么坐完飞机却变成了中耳炎?
听力健康常见问题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估计,全球有听力障碍的人高达4.66亿,其中万是儿童,随着年龄增长,永久性听力障碍持续增加,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比例达到1/3。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听力残疾患者达万人。其中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为1‰至3‰,随着年龄增长,永久性听力障碍可持续增加,5岁前听力障碍发病率上升到2.7‰,青春期则高达3.5‰,老年人达73.58%。
可以说听力健康和我们每个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息息相关。
从下图可以看到,声音从外耳→中耳→内耳(耳蜗)→听神经→后续听觉传导通路→大脑。这个过程当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听力。
新生儿
为什么要做新生儿听力筛查?
答:因为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高达1‰至3‰,国家要求每个孩子出生后都要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3岁以内是儿童言语及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及早干预,能让这些孩子回归主流社会。
拓展阅读??:新生宝宝的听力筛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