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病例病理 > 爱耳日谨防这些习惯行为ldquo偷走

爱耳日谨防这些习惯行为ldquo偷走

年3月3日是我国第18个“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防聋治聋,精准服务”。

耳朵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具有掌控听觉和平衡的功能。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其中任何一部分受损,后果都相当严重,甚至会造成失聪。因此我们要格外爱护耳朵。

哪些习惯行为损伤听力,你中招了吗?

1

1.经常掏耳朵

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稍不注意,掏耳勺还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2

2.长时间戴耳机听歌

长时间戴耳机听歌及长时间接触高分贝的噪音会损害听毛细胞,损伤内耳,从而导致噪音性耳聋。建议少戴耳机,尽量不去KTV、酒吧等噪音很大的娱乐场所。

3

3.经常带孩子玩“摇摇车”

电动“摇摇车”孩子们都喜欢,生活中随处可见,几乎没人在意电动摇摆车对孩子的听力会有哪些影响。但是因为摆放的地方大多很喧闹,加上摇摆车自身发出的声音,特别是多台摇摆车一同播放音乐,那分贝实在不敢想象。85分贝以上的声音就会对婴幼儿的听力有损伤,不同人对噪声敏感度不同,不过不论是谁,如果长时间接触噪声,就可能患上噪声性耳聋、耳鸣。婴幼儿不太会表达,一般很难发现病症,等到发现时再治疗就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4

4.鞭炮或爆炸声

春节或其他活动时,不恰当地放鞭炮也是会引起听觉损害的,如果鞭炮过响或在身旁爆炸,更有可能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甚至出现鼓膜穿孔。鼓膜穿孔可以自愈或手术治疗,但耳鸣听力下降有时很难治好。

5

5.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链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引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性药物。避免滥用这类抗生素是降低药物性耳聋发病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家族中有耳毒性药物过敏史者应慎用此类药物。

6

6.感冒鼻炎or用力擤鼻涕or反复回吸鼻涕

感冒鼻炎会诱发中耳炎损害听力,尤其不当的用力擤鼻涕或反复长时间的回吸鼻涕,都可能造成咽鼓管炎症,进而引发中耳炎损害听力,这在各个年龄段都可发生,婴幼儿更是多见。鼻塞脓鼻涕较多时需及时治疗,减少回吸鼻涕,有耳痛耳闷时及时就诊。感冒或有鼻炎时乘飞机也是容易发生中耳炎的。

日常生活中,一旦感觉听力有异常,要立马到专科门诊检查!

助听器是什么?

助听器是一种精密的电声放大器,可以帮助听障患者听到原本听不到的声音,通过处理、放大声信号,使听障患者听到、听清声音。选配助听器是目前听障患者常用的康复手段之一。使用助听器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从出生数周的婴儿到高龄老年听障人士都可使用。

选配助听器要注意什么?

1.选配前进行全面的听力学检查,根据听力损失性质及程度选配适合的助听器;

2.在正规的听力康复机构选配助听器,不可自行购买,随意配戴,以免加重听力损失;

3.听从医嘱,定期调试助听器;

4.选配助听器后,要进行听觉语言康复训练。

日常生活中,大家容易忽略对双耳的保养,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正确地保护耳朵的知识。

1、戒挖掏: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耵聍腺的正常分泌物结合皮屑等形成的。一般少量屑状耵聍,可以随运动时的振动和下颌运动时自行排除。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经常用、发夹、耳勺、火柴棒等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皮肤,把细菌带入外耳道,引起发炎。如果造成鼓膜穿孔,易引起感染,患中耳炎,就会影响听力。耳道奇痒难受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但不要插入太深,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 

2、慎用药:致聋药物可母婴感染。怀孕期间应避免使用各种耳毒性药物。药物最多最主要原因。可能致聋的药物主要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这些药物易损害内耳、耳蜗(听觉感受器),前庭(平衡感受器),造成耳聋和平衡失调。耳蜗中毒症状主要有:用药期间或停药物以后,出现高调耳鸣,听力下降,并且逐渐加重,直到全聋。前庭中毒的症状主要有:眩晕、恶心呕吐,走路不稳和平衡失调。

另外,耳聋还有家族易感性,如果家族中有人发现容易致聋,其他人更应注意。

 3、常按摩: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

4、预防游泳性耳病:硬块耵聍可以形成栓塞,耳朵进水,耵聍变软膨胀,影响听力,刺激耳道,引起发炎。如果耳膜已经穿孔,则不要游泳,以免引起各种疾病的复发。游泳时最好用用耳塞,头部仰起,高于水面。游泳不要深潜水。一是深水会对鼓膜有压力,二是易引起眩晕,造成危险。

5、预防感冒、积极治疗鼻炎:当孩子感冒鼻塞时,应及早治疗,建议给孩子使用收缩鼻粘膜的药物,若鼻涕多时,擤涕时宜采用一侧擤的方法,不可过分用力,以防鼻涕进入耳道引起耳鸣。平时鼻音较重的儿童及睡医院检查鼻咽部腺样体的情况,是否压迫了咽鼓管,若已引起渗出性中耳炎,可考虑手术摘除增殖体或合并摘除肥大的扁桃体。

6、避噪音: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不规律、强刺激噪声,不仅能引起心理不适,而且能伤害听力。噪声损伤听力是缓慢的,进行性损伤,很难治疗。强烈刺激的音乐刺激人耳,可能导致耳蜗微循环障碍,并造成耳蜗内负责感受声音的毛细胞和螺旋神经损伤,最终导致噪声性耳聋和耳鸣。噪声引发耳聋的特点是:出现高调耳鸣,且由间歇性变成持续性,最后致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blbl/13215.html

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