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导抗测试是临床最常用的听力学检查项目之一,是中耳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其专用检测备声导抗仪由耳塞探头和声刺激两部分组成(见下图)。其中,与耳塞探头相连的气泵是灵敏器件,其灵敏度决定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是需要注意保护的部分。本文从临床听力技术人员的角度,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和经历整理成文,希望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声导抗测试的适应证:
1.怀疑存在中耳病变,需要对耳科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中耳炎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听力下降、耳痛、耳闷/堵、“隆隆样”耳鸣;某些内耳疾病亦可表现为上述耳科症状,可通过声导抗结合其他听力学检查对耳科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声导抗测试通过向外耳道加压间接探测鼓室内的情况,近鼓膜病变会覆盖蜗后病变,当鼓室硬化与鼓膜愈合性穿孔同时存在时,检查结果的特异性会下降。
2.(电)耳镜检查怀疑鼓膜有小穿孔或愈合性穿孔难以确诊的情况,可通过声导抗测试进行确认。
3.外耳道通畅。耵聍栓塞或片状耵聍悬挂在外耳道内均可影响测试结果。
声导抗测试的禁忌证:
1.鼓膜修补术后3个月内禁行声导抗测试。
声导抗测试过程中,外耳道内压力的变化可导致未完全愈合的鼓膜破损。
2.外耳道内有液体,如脓液、血水等。
声导抗测试向外耳道加负压时,实际上是向外抽气的过程,耳道内的液体进入塞头可损伤气泵,影响设备的使用。
3.明确有鼓膜穿孔的情况,不做声导抗测试。
鼓膜穿孔时,外耳道和中耳相通,对于容积过大者,可能测不出结果,甚至会损伤气泵,影响设备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举个例子,好比一个人用尽全身的力气去撞门,在撞上去以后发现门是开的,往往因不能及时收回力道而扑倒在地。同样的道理,声导抗仪向外耳道内加压是为了探测其压力变化,正常情况下耳道内的压力会随之变化,当鼓膜穿孔时,整个外耳道+中耳甚至乳突气房的容积都在探测范围内,探测塞头向外耳道加压时,会出现压力的瞬间变化,而此时设备往往会反复加压测试,整个过程对声导抗仪的气泵损伤严重。
不足之处请各位指正和补充,谢谢!
最后,分享一例异常鼓室图(脓液堵塞耳塞探头所致),再留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听力技师在行听力检查前是否该常规用电耳镜看一下外耳道和鼓膜情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