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
报道
宣传片。
健康大河南按+
这看似极其普通的家庭场景,却带走了一条年轻的生命,毁灭了一个家庭!有多少人正在患着同样的错误?有多少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举动的危险性?有多少孩子曾经、现在、未来都承受着这种致命的风险?如果不是经过了尸检,孩子便稀里糊涂的远去了天堂!
1
悲剧,一个应该值得所有人
深思的问题
有一位8岁的小姑娘,被送送进急诊时已经处于深昏迷状态。不久之后便不治身亡,这不仅是一个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更是一个应该值得所有人深思的问题!
根据家属的描述:孩子是在吃了一袋泡椒凤爪之后出现的头晕恶心,紧接着便是呼之不应......
对于一位既往没有任何病史的孩子来说,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惊天大祸呢?
会不会某种东西中毒?会不会存在意外伤害?
如果说是这份泡椒凤爪中毒,为什么同样食用了的他人没有问题?
如果说是意外伤害,患者身体不仅没有伤痕,而且发病前也没有离开过家。
一切都看似迷离无解,但必定有一种原因导致了小天使的离开!
为了找到死亡的真实原因,家人申请了尸检,不过尸检报告显示,孩子的死根本不关凤爪的事,而是颅内挫裂伤致死,由外力导致。
孩子并没有同任何人发生过争吵打架,也没有明显的跌倒意外。那么,颅内挫裂伤到底从何而来?
最后孩子的妈妈想到了可怕的一幕:事发当天中午,因为发现孩子的作业有问题,一怒之下便打了患者的后脑勺一下!
这看似极其普通的家庭场景,却带走了一条年轻的生命,毁灭了一个家庭!
有多少人正在患着同样的错误?有多少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举动的危险性?
有多少孩子曾经、现在、未来都承受着这种致命的风险?如果不是经过了尸检,孩子便稀里糊涂的远去了天堂!
如果不是经过了尸检,家长们很可能还会继续犯着这样的错误!
而,这种悲剧原本是可以避免的!而,这种教训更是值得让所有人深思的!
有人说,孩子会这么脆弱?
或许,在孩子的脑子里原本便存在某些疾病,这一巴掌只是向死神发出了信号!
但是,如果没有这一巴掌,孩子便仍然在开心的享受着盛事美好!
2
背后,还有许多类似的
情况发生
事实上,在这起血淋淋的故事背后,还有许多类似的情况发生!
据媒体报道:
一个只有3个月大的男婴,却突发肢体抽搐,并伴有呕吐症状!
家属第一医院,诊断结果却让人目瞪口呆:脑积液!
3个月的婴儿如何发生了脑积液?
事实上,婴儿出现脑积液的原因正是摇晃婴儿综合征!
幸运的是,经过积极治疗,孩子得以康复出院!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幸运的!
另外一个10月的婴儿便早早的远离父母,去了天国!
而悲剧的起源竟是每一个父亲都可能发生的错误:向上抛,逗孩子!
就是这一个动作后,孩子竟然开始面色苍白、肢体开始轻微抽搐。
起初,家人并没有太在意,认为是孩子可能受了惊吓。
然而,事情的真相并没有如此简单!
几天后孩子不仅没有缓过来,还从轻微抽搐发展到后来十多分钟就抽一次。
全家人急医院,此时孩子已经几近昏迷。
虽然经过了积极的抢救,但是在2个小时的手术后,这位来自人间的小天使依旧远离了人间!
年轻的爸爸在病房走廊里用头撞着墙,痛哭自责“都怪我,都怪我......”。
的确应该责怪他,如果不是这致命一抛,便不会发生悲剧!
的确应该埋怨他,医院,便不会一发不可收拾!
但是,让我们深思的却是:这样的悲剧在不断重演!
但是,让我们警惕的却是:大多数人依旧在犯着错误!
1岁以内幼儿的头部是不能随便摇晃的,非常容易出现脑损伤和脑出血,导致一系列的后遗症和死亡!
这就是,因过度“摇晃”致孩子脑出血、瘫痪、死亡的病例,已经在临床中多次发生,针对这些血淋淋的案例,多少家长欲哭无泪,痛恨终生。
医院小儿神经外科的马云富教授更是痛心疾首的指出:孩子小,家长必须要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才能担当爸爸妈妈的责任。马云富教授称:“临床中的这些病例,我想向所有家长科普一个医学常识,婴儿哭闹时,很多家长都习惯用“摇晃”的方法来哄孩子,这种方式是极为错误的。”
据马云富教授介绍:之前,接诊过一个婴儿,才4个月大,却因脑出血,不得已为孩子做了一次开颅手术,住院期间,由于孩子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只能用微量注射器打点滴。询问孩子的父亲,得知:爸爸特别疼爱孩子,偶尔将孩子举起的时候,孩子“哈哈哈的笑”,看到孩子的快乐,作为父亲,也非常高兴,直到有一次,爸爸做完这个动作后,孩子一直抽搐,面色苍白还有呕吐症状,全家都急坏了,医院。
据马云富教授称:这个孩子最终确诊为摇晃婴儿综合征,经过检查脑子里出现了积液。这个孩子是幸运的,因治疗及时,术后恢复很好。
但,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是幸运的,马云富教授科室接诊的其他一些孩子则是悲剧。
据悉,一个8个月大的小女婴,孩子的爸爸用向上抛的动作来逗孩子,就是这一个动作,孩子竟然面色苍白、开始轻微抽搐。起初,家人并没有太在意,认为是孩子可能受了惊吓,休息一下应该就没有问题了,但结果却是:几天后孩子不仅没有缓过来,还从轻微抽搐,之后竟然发展到十多分钟就抽一次。医院的时候,已经昏迷,虽然这场手术花了几个小时,但是依旧没能挽留这个孩子的生命。
孩子的全家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嘶声痛苦,泪如雨下,而不到28岁的爸爸则是在病房里痛苦的揪着头发自责“都怪我,都怪我”。
据马云富科室护士长介绍:摇晃婴儿综合征多发于3岁以下的儿童。出于对孩子的喜爱,有的家长经常将婴儿架在大人肩膀上晃动;有的家长经常把婴儿抱在怀里前后左右不断摇晃;有的家长甚至会带孩子做一些危险刺激的游戏......这些都是会持续造成婴儿伤害,也是发生婴儿摇晃综合征的罪魁祸首。
马云富警戒广大家长:婴儿不同成人。婴儿头部的体积和重量占全身的比例,远比成人要大得多。婴儿的头长占身体总长的约20%,而我们成人的比例约为10%,同时婴儿的脑部还处于发育期,还未稳固,特别是颈部的肌肉、颈椎、韧带都很弱,难以承受较大幅度的摇晃和高抛的震荡。所以当婴儿受到强力摇晃时,常常在没有外部损伤迹象的情况下造成头或脑的损伤,包括血管撕裂及脑神经纤维受损。
请父母牢记:摇晃婴儿综合征的初期症状可能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接着出现抽搐或意识不清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或死亡。在临床病例中,患有摇晃婴儿综合征的婴儿有时即使命保住了,但也可能却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总之,请家长丢掉“摇晃”孩子这个坏习惯,是预防这种病的最有效的办法。另外,一旦孩子出现早期症状,请及时就医。我在文中提到的第二个病例中,10月大的女婴不幸身亡,就是因为家长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这样的悲剧是很有可能避免的。
3
下面这些动作
切记要避免
所以,当婴儿哭闹之后,下面这些动作切记要避免!
1、前后摇晃!错误!
2、抱着颠!错误!
3、抱起来上下晃!错误!
4、高抛、扔,错误!
医生提示:孩子哭闹时,正确的安抚方式是轻拍后背,让宝宝得到安全感↓↓↓
正确做法:
4
另外提醒
孩子这些部位打不得
后脑勺
人的呼吸中枢就位于后脑勺,如果这里挨打,就会造成呼吸中枢震荡,引起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太阳穴
太阳穴的眶内壁比较薄,如果用力击打会骨折,对视神经发育不利。临床上就发生过家长一巴掌打在孩子太阳穴上,孩子失明的情况。
打屁股
孩子的脊髓和脊柱发育还不健全,如果打屁股或者打腰部,会造成脊椎损伤,等孩子长大会出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拧耳朵
拧耳朵会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孩子的听力发育。
拽头发
轻则导致孩子头发脱落,重则易引起化脓、感染。
最后,多巴胺想说的是:
魔鬼往往藏在细节之中,悲剧总是发生于粗心大意之时!为人父母,便要战战兢兢,格外小心!
孩子是生活的希望,是我们生命的延续。身为父母,我们应该有科学的育儿精神,而不是稀里糊涂的不断犯错,更不应该人为为孩子制造健康成长的障碍!
如果孩子出现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尤其是头痛、头晕、呕吐、抽搐。
这些代表可能存在神经系统问题的症状出现时,不要幻想扛一扛、缓一缓,更加不要盲目相信那些偏方秘方!
请把医生的叮嘱,告诉更多的人。莫让悲剧重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