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原创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鼻、咽部存在慢性病灶亦为一重要原因。一般在急性炎症开始后6~8周,中耳炎症仍然存在,统称为慢性。
01、病理病因主要病因可概括为:
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获恰当而彻底的治疗,或治疗受到延误,以致迁延为慢性。此为较常见的原因。
②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病变深达骨膜及骨质,组织破坏严重者,可延续为慢性。
③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如猩红热、麻疹、肺结核等传染病,营养不良,全身慢性疾病等患者。特别是婴幼儿,中耳免疫力差,急性中耳炎易演变为慢性。
④咽鼓管长期阻塞或功能不良。
⑤鼻部和咽部的慢性病变,如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等,亦为引起中耳炎长期不愈的原因之一。
⑥鼓室置管是否可并发本病尚无定论。据统计,经鼓室置管的小儿中有15%-74%并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认为造成继发感染的原因可能系中耳内原有的病原体繁殖,或由通气管污染所致。
⑦乳突气化不良与本病可能有一定关系。因为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中,乳突气化不良者居多。
常见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绿脓杆菌次之,其他较常见的致病菌有奇异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阴沟杆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以及大肠杆菌,产碱杆菌等。值得注意的是:病期较久者常出现两种以上细菌的混合感染;常见致病菌可因地区不同而异;经过一段时间后致病菌可发生改变;无芽孢厌氧菌的感染或其与需氧菌的混合感染正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