耵聍,俗称“耳屎”,为外耳道软骨部上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粘稠液体,有杀菌、抑制真菌生长及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灰尘、小虫的作用。
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朱国辉建议:耳鼻喉科疾病很可能会严重的影响到我们日常的正常生活,对我们人体有很大的伤害。大家不要掉以轻心,多多了解耳鼻喉科的知识,防病防治。养成良好的习惯,对耵聍栓塞的预防和治疗都是很有帮助的。
耳屎与健康有什么关系?
①柔软+黄色块状物→新长出来的耳屎。
耳屎是油脂、皮肤新陈代谢脱落下来的“死皮”和外界带来的“脏东西”的共同混合物。
在它刚刚形成的时候,会带着丰富的油脂、水分,是黄色、柔软的。
②白色片状物→失去了水分的耳屎。
在外耳道比较靠外的部分,基本上都是白色的片状耳屎,它也是正常耳屎进化来的,只是时间久了,耳屎的水分渐渐被蒸发掉了,变成了泛着白色的片状耳屎。
如果穿了深色衣服,还手贱地掏一下耳朵,你可能就会看到迷你版的“雪绒花”了。
③黄色+黑色干硬块状物→被氧化的耳屎。
在耳道再往里面一点点,这个地方的耳屎,一般都是黄黑色的块状物,而且还硬硬的。
是因为耳屎里富含油脂,和空气接触后油脂会逐渐氧化,变成黑色,而且它的位置相对比较靠外,有一部分水分被蒸发了,就会变得硬硬的。
④黏黏的黄色液体→外耳道炎。
耳朵流油,是因为有些人的耳朵油脂分泌过于旺盛,还没来得及和“耳朵死皮”、“外界脏东西”混合,就自己偷偷流出来了。
但如果一直以来都是“干耳屎”,在挖耳朵之后,耳朵特别疼,还突然出现了耳朵“流水”、“流黄色粘液”等现象,可能是得了外耳道炎,医院看看了。
⑤黄色夹杂红色血丝→耳膜破裂或穿孔。
若耳屎带血丝,一般是掏耳朵掏破了,有可能是耳膜破裂或穿孔,为安全起见,建议尽快去看医生。
⑥黄色+白色/黑色耳屎,耳朵奇痒→真菌性外耳道炎。
经常觉得耳朵痒到难以忍受。
耳朵有点堵的感觉,听声音还闷闷的。
还有黄色耳屎外面包着一层白色或黑色糊状物,而且结成块。
这很可能意味着耳道被念珠菌、黑曲菌等真菌感染了,医院,请医生帮你处理。
医院耳鼻喉科特邀北京会诊专家朱国辉(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全国耳鼻喉浙江省耳鼻喉微创临床研究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协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甘肃省耳鼻咽喉科分会常务委员长期担任《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成员。
医院耳鼻喉科特邀北京会诊专家朱国辉,医院耳鼻喉科,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工作近2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甲肥大、急慢性鼻窦炎、急慢性咽喉炎、耳聋耳鸣、腺样体肥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鼾症)、鼓膜穿孔等各种耳鼻喉疾病。
在各类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参加国家级学术论文交流活动,多次荣获科技进步奖、市级科技拔尖人才,被中国专家人才库编入《中国名医大典》一书。
鼻部疾病:擅长运用传统手术技巧和内窥镜技术相结合,常规开展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息肉、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各种鼻部疾病的治疗。
耳部疾病:擅长耳聋、耳鸣、神经性耳鸣、突发性耳聋、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炎、鼓膜穿孔等耳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对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疗效显著,并精通各种耳科相关微创手术。
咽喉疾病:擅长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咽喉疾病的治疗,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及腺样体肥大的诊断和治疗有独到见解,并对咽异物感、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病症有深入研究。
多次在国家省市级医疗刊物发表论文,曾在全国性医疗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其中SCI和中华系列杂志10篇。参与鼻内窥镜相关微创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项,课题曾获得长沙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医院耳鼻喉科找医生确认耵聍栓塞的严重程度,如果不是很严重,用工具取出即可,严重的需要借助德国STORZ内窥镜先进高清设备进行清理。自己不可强行掏取,以免强行用力,造成疼痛和伤害,医院让医生诊断。
查看往期文章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北京中科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