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并发病症 > 潜水物理学与医学

潜水物理学与医学

一.潜水物理学

1、压力

物体表面或内部某一平面上受到的垂直作用力称为压力。压力大小用单位面积所受到的力表示,其公式如下:

10米深海水的压力=1个大气压=1.kg/Cm2=76cm汞柱

10米深淡水的压力=0.大气压=1kg/Cm2

为了便于高压下的计算,实际使用时可以把1kg/Cm2当作一个大气压。此外,以绝对真空条件下的压力为零作为基准的压力叫做绝对压力。人们称为常压的海面大气压约为1个大气压。以常压为零作为基准的压力叫表压。表压在工业上的使用相当广泛,如空气压缩机和气瓶的压力指示都用的是表压。

然而,在考虑压力对人体的影响时,应该计及全部压力,因此,采用绝对压力是合理的。

2、流体内的压力分布和传播(帕斯卡定律)

即:当你向密闭容器里的静止流体的某一点上施加某一压力时,其余各部位也会同时相应的增加一个与所加压力相同的压力。换言之,所加的压力将按照同样的大小传播到流体的所有部分;这便是帕斯卡定律。

1Pa=N/㎡

因此,在常压下人体表面所承受的压力会被传播到人体软组织的所有部分,进而传播到体腔内,使全身所受到的压力平衡。当潜水员潜入水下时,增大的压力便由他的体表传入体内,从而保持新的压力平衡。

3、气体的物理性质

(1)压力与气体体积的关系(波仪耳定律):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其中固体和液体在受到压力时体积不发生变化。气体则不同,压力增大时体积将减小,压力减小其体积将增大。恒温条件下,其关系可用下述公式表示:

PV=P1V1

式中:P=原来的压力。V=原来的体积。P1=变化后的压力。V1=变化后的体积。

(2)压力与空气密度的关系:同一成分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单位体积中的气体分子数与压力变化成正比,从而,当压力变化时,其质量(即其密度)也随之产生变化。因此,被压缩的空气密度将增大,从而潜水员的呼吸阻力和供气系统的阻力也必将增大。

(3)气体总压力与气体分压(到尔顿定律):空气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其中含有氮约78%,含有氧约21%,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氩,二氧化碳等。组成混合气的各成分气的压力,也就是分压,对气体性质有着直接的影响。假设只有其中某一成分气单独占有该混合气所占有的全部时间,该成分气所显示的压力便叫做这种成分气的分压。

(4)气体分压与溶解的关系(亨利定律):气体和液体相接触时,气体将溶解于液体之中,直到饱和状态。如果温度不变,这时的浓度极其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成正比。这一原理就是亨利定律。

(5)分压换算:为了防止氮麻醉,生理学上规定呼吸气体中的氮分压不宜超过kPa,因此空气潜水的最大深度规定在60m。

稳态下氧分压公式为:

式中:PO2─呼吸气体氧分压。X─共给气体中的氧浓度。L─供气流量Y─潜水员耗气量

4、浮力

物体在水中的浮力,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水的重量(阿基米德定律)。因此,物体重于同体积的水则沉,轻则浮。重力与浮力相等时,则不沉不浮的停留在所放的位置上。

5、光

阳光射入水中后逐渐被吸收,水清澈时,水深为4.5米照度1/4,15米时降为1/8。红色最容易被吸收,相反,蓝色最不容易被吸收。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在一定的射入角以内,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

6、声音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米/秒,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米/秒,传播的距离也比较远。这不仅降低了人耳在水中的听音效果,而且还难以辨别声音的方向来源。

7、海流和潮流:

所谓海流,就是持续向一定方向流动的巨大海水流。其流速在地形的影响下,有时每小时可达5海里,(1海里/小时=米/小时=31米/分钟=0.51米/秒)。

不过,一般海流的流速多在每小时1-3海里。所谓潮流,就是随潮汐变化而产生的海水流动,其流动方向变动具有时间节奏性。由于受地域和海底地形的影响,潮流会有很大差别,甚至会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情况。此外,局部地区的潮流有时还会受到河口如海河水以及风向的影响。在某种场合,也有人将海水的流动现象统称为“潮流”。

二、潜水医学:

耳的障碍:

1、原因:在潜水作业中,当外压增高时最先发生的是耳的听力恶化,耳鼓有一种压迫感,紧接着是耳膜发生刺痛。由此可见,耳对外压的变化颇为敏感。从耳到鼻腔和咽部,有一细管相连,称为耳咽管。它的作用是使中耳腔的压力与外压平衡,从而使鼓膜能自动振动,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听音结构。当外压升高,中耳腔内压力相对较低,为此鼓膜向内侧鼓出,听力变差,同时伴有压迫感产生。如果鼓膜内外压差进一步增大,鼓膜向内侧鼓出加剧,会导致鼓膜出血甚至穿孔破裂。

2、预防方法:由上可知,只要使空气通过耳咽管送入中耳腔,就可使鼓膜内外压力平衡。因此当内外压力不平衡时,做打哈欠,吞咽,擤鼻涕等动作就可使耳咽管打开,此时可听到“扑哧”

一声响,与此同时空气进入中耳道,鼓膜内外压力得到平衡,消除了鼓膜的压迫感。

肺挤压伤:

1、原因:屏气潜水时,随着潜水深度增大,肺就逐步被压缩,然而,这种压缩达到整个肺气量的1/5剩余气量以上时,肺再也不能被压缩了。如果继续加大潜水深度,肺内压即低于水压,造成的肺内外压差就会损坏肺组织。

2、症状在下潜过程当中,首先感到胸部受压,紧接着便有痛感。回到水面时,呼吸困难,痰内带有血泡沫。

3、预防方法:为了防止此类事故发生,应遵循屏气潜水深度不超过40米的规定。

4、治疗方法:出水后应取侧卧姿,以便痰血从口中吐出,如感呼吸困难,应供以纯氧呼吸。

氧中毒:

1、原因:(1)在一个大气压或接近一个大气压条件下,长期吸入纯氧,呼吸器官就会产生炎症,这是一种慢性症状。

(2)在高压下吸入纯氧,脑等中枢神经系统就会受到侵害,产生昏迷和痉挛,甚至死亡,这是一种急性症状。

2、症状:急性氧中毒的明显症状是脑功能障碍。同时伴有癫痫发作时的全身痉挛和昏迷。慢性氧中毒的明显症状是,起先感到疲劳和胸前疼痛,并由此引起咳嗽等症状,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则会产生支气管炎。

3、预防方法:在水中作业不使用纯氧。

氮麻醉:

1、原因:氮麻醉有着个体和时间差异,即不同对象或处于不同时间的同一对象,发生氮麻醉的情况有所不同。当水深达到某一深度时,即出现如醉酒那样的症状,我们称之为氮麻醉。

2、症状:发生氮麻醉时,患者精神反应迟钝,似醉酒那样,精神恍惚,极度欣快,难于自我控制,不时伴有无意的淡笑。继而思维混乱,记忆下降,甚至丧失继续工作的能力。

3、预防方法:(1)对于从事深水作业的潜水员,应进行充分的训练,使他们对氮麻醉有良好的适应性。

(2)应使潜水装具内无二氧化碳积聚。

4、治疗方法:一旦发生氮麻醉,应该立即升出水面。

二氧化碳中毒:

1、原因:如果送入潜水装具内的空气量充足,则呼出的二氧化碳就会被稀释,并不断的被排出装具,否则,由于通气不良,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吸高含量二氧化碳浓度的空气后,二氧化碳就积聚在人体血液中,产生二氧化碳中毒。

2、治疗方法:(1)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

(2)若患者呼吸功能微弱或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肺气压伤:

1、原因:结束潜水作业上升时,无论什么原因屏住呼吸,肺内空气体积就会增大,从而使肺膨胀起来。如果外界压力继续降低,肺的扩张程度将超过其弹性极限,呈过扩张状态,很快就会涨破。

2、症状:在上升过程中或上升以后马上呈现如下一些严重症状,即:

(1)胸部剧痛难熬。

(2)脉搏微弱,以至难以触摸到.

(3)呼吸深度变浅而频率加快.

(4)口内吐出带血的吐沫.

(5)瞳孔放大,即使触及亮光也不能缩小.

(6)失去知觉.

上述症状就是所谓休克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很快就会死亡.

3.预防方法:应对潜水员进行教育和训练,使之能够做到,在上升过程当中,无论如何也不屏气.此外,应遵循上升速度的规定..

4.治疗方法:如果已发现肺气压伤的先兆症状,应立即让患者进入加压舱实施治疗.

减压病:

1.原因:在常压下,人体内可溶解氮气量约为1升,氮气在人体内的溶解量也遵循亨利定律,即气体溶解量与其分压成正比.所以潜水作业时,由于外界压力增大,氮气溶解量亦随之增大(饱和上限增高),其增大情况为,每增加一个大气压(相当于水深增加10米),溶解量就增加1升.当潜水作业返回常压环境时,氮气溶解量随外界压力降低而减少(饱和上限降低),先前已溶于体内的氮气中,超过饱和状态的那部分氮气将被排出体外.

在下潜(加压)过程当中,氮气的溶解途径是:外界呼吸---肺---血—组织,这个顺序恰好与上升(减压)当中氮气排出的顺序相反.减压时,如果外界压力减的太快,溶解在人体组织和血液中的氮气来不及排出就会形成饱和状态,一部分气体便形成气泡,存于血管或组织中,从而导致一些严重症状.

2.症状:预防多发于上升出水面后不太长的一段时间内,其发病率在30分钟内的占50%,一小时内的占85%,两小时内的占95%,六小时以上的占1%.

(1)皮肤症状:从高压下减压后,体表有搔痒感,多数情况下,搔痒发生于胸,腹部等躯干的局部位置,严重时可弥漫至全身;痛感如针刺,且时有丘疹,形同痱子的小突起,时有大理石样斑纹,呈或红或白的斑点.此类皮肤症状通常很快就会消退,但其却是屈肢症等一类重症的先兆.

(2)关节和肌肉疼痛(曲肢症):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减压病,发病率占减压病的半数以上.由于关节和肌肉剧痛,使手足呈弯曲状,故得名”曲肢症”.其发病部位多为膝,肘,肩和腰.

(3)呼吸,循环系统障碍(窒息和休克):首先,患者感到口干舌燥,呼吸急促,此外,位于胸前侧中央部的胸骨内侧产生疼痛,难以进行深呼吸,严重者可窒息,并出现下列休克症状:1,呼吸浅而快,呈现呼吸困难.2.胸口产生郁闷和揪痛感.3,面色苍白.4.皮肤出冷汗.5.脉搏加快,但其强度减弱,以至触摸不到.6.血压急剧下降.这些症状如不能缓解,最终会导致死亡.

(4)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如果氮气气泡侵入脑,骨髓等组织,就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障碍.1.脊髓症状:氮气气泡多侵入含蛋白比例较高的腰锥等脊髓下部,此时患者下肢产生搔痒感和感觉迟钝,麻木,以及运动麻痹.2.脑症状:气泡侵入脑组织的病例较少,但却为最致命的危险.除此之外,根据受到侵害的神经中枢不同,将会分别产生以视力障碍,晕眩,,恶心等为主要症状的美尼尔综合症,以及说胡话,耳聋和痉挛等.

(5)骨伤害:骨伤害对水下作业人员已构成极大的威胁.这是由于反复进行不充分的减压,使关节部分的骨骼发生变形,呈现组织性孔蚀所至的一种病症.

3.预防方法:

(1)限制潜水时间:潜水深度越大,时间越长,溶解在身体内的氮气分压就越高,假如氮气分压较高,在快速上升时产生气泡的危险性就大.但是,潜水伊始,大量氮气不会在短时间内全部溶解到体内;所以在大量氮气全部溶解到体内之前,上升作减压,即可预防减压病的发生.非限制减压潜水时间表:

注:如超过上述时间规定应按照本教材所附潜水减压时间表进行减压.

(2)规定上升方法:通常采用的减压方法有等速减压法和阶段减压法.

A.等速减压法:所谓等速减压法就是以一定的减压速度连续的慢慢的上升出水面.(上升速度不超过18米/分钟)

B.阶段减压法:所谓阶段减压法就是减压至某一压力,即上升到某一深度后,便在这一深度做一定时间的停留,然后再继续上升,到某一新的深度后,再在此深度作一定时间的停留,继而再上升,如此反复,直至出水.

(3)紧急上升时通过再加压预防减压病:因气候恶劣或负伤等原因不得不终止作业,无法按照规定时间上升而紧急快速上升时,如不及时处置,定然会患减压病,为避免这种后果,可让潜水员立即进入加压舱再度加压,直至作业时的最大深度.待恢复正常即可执行规定减压程序.

陆.潜水员的健康管理

一.体格检查

压力对潜水员的影响很大,检查的重点是耳鼻等器官,以及呼吸循环系统,这些器官和系统暴露于高压环境下是否产生异常,在最初就业选拔时,以及其后每隔一定时间,都应接受体格检查.

检查项目主要有:

1.查询既往病史和潜水史.

2.检查关节,腰部或上肢是否疼痛,有无耳鸣等主观或客观症状.

3.检查四肢运动机能.

4.检查鼓膜听力.

5.测量血压,检查尿中有无糖分及蛋白.

6.测定肺活量(不小于毫升).

7.检查肺通气功能.

8.检查心电图.

9.关节部位X关片检查.

二.禁止患病者从业

凡患有以下病症者禁止从事潜水作业:

1.减压病,其他高气压障碍及其后遗症.

2.肺结核,其它呼吸器官结核,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矽肺,肺气肿及其它呼吸系统疾病.

3.贫血,心脏瓣膜炎.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其它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4.精神病,神经症,酒精中毒,神经痛及其它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5.美尼耳症或中耳炎及其他伴有耳鼓管狭小等耳科疾病.

6.关节炎,风湿及其他运动器官疾病.

7.哮喘,肥胖症,巴塞多(Basedow)氏症及其它变态反应,糖尿病等代谢或营养方面疾病.

好文推荐

点击下方蓝字查看

★潜水培训★为您着想的优惠

★潜水旅游★帕劳6天5晚9次潜水加1次夜潜

★潜水旅游★11月27日中仁潜水马尔代夫船宿之旅人数有限

★潜水旅游★潜水旅游经常遇到的问题?看看PADI官方怎样解答

★潜水培训★21期PADIIDC教练发展课程+EFR教练班将于年11月7日正式开班

三亚中仁潜水官方







































白癜风用什么药
北京那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bfbz/915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