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咨询或已经做过人工耳蜗手术的家长可能已经知道,人工耳蜗手术术前需要进行三类检查:
1、听力检查。包括主观及客观听力测试;2、影像检查。包括CT及MRI;3、全麻术前常规检查。术前注意日常饮食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避免感冒。今天我们要说的重点是第二项检查——影像检查。影像检查通常包括两种,即我们熟知的CT检查和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检查呢?
我国常见的MRI设备
人工耳蜗的植入需要考虑到孩子的听力损失类型和程度,现在国内一般情况下考虑植入的听力损失程度是:1KHz以上大于90dB,低频段大于70dB,感音性听力损失。另外国际上通行的理论是,术前还需要佩戴一定时期的助听器,参考助听器补偿效果后才能进行植入。
为什么说必须要做影像学检查呢?因为医生必须以CT或MRI检查结果来确保:
1孩子的耳蜗状况是可以插入电极的,正常耳蜗一般是2圈半,如果耳蜗有缺失或不适宜插入电极,那么即使强行做了手术,也可能无效或效果不佳;2判断哪边耳朵更合适。因为有时候孩子的耳朵具有耳蜗骨化的现象,需要选择哪边耳朵植入后效果更好;此外:
1如果有活动中的中耳感染或鼓膜穿孔,也是需要先治疗之后才可以考虑植入人工耳蜗的。因为中耳感染如果在活动期的话,会由中耳引至内耳,引发脑膜炎或者使人工耳蜗植入体失效。2如果孩子患了脑膜炎,一般情况下,在1/10或20的脑膜炎患者中有90%的儿童都有轻度耳蜗骨化的现象,所以建议脑膜炎治愈后应尽快进行耳蜗手术。3还有,耳蜗骨损伤可能会损伤前庭耳蜗神经,也会使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大幅度下降;4如果有精神方面的病症也需要慎重考虑,因为大家都知道人工耳蜗植入是通过电刺激大脑皮层,可能会影响其病情,所以一般精神病患者需要慎重衡量人工耳蜗收益与其带来的医学风险。这些情况下植入人工耳蜗都是医学风险大于人工耳蜗本身带来的收益的,所以需要慎重考虑,或等待最佳植入时间。
通过这些医学评估之后,我们可以同时结合孩子植入的年龄,听力损失诊断时的年龄等综合因素来确定孩子耳蜗术后的康复和言语发展的期望值,我们鼓励家长为了孩子的将来考虑,尽量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如果出现问题,应在6个月时诊断,并进行早期干预,12月时可以考虑进一步听力干预,争取早发现早干预,一般语前听障儿童植入人工耳蜗的最佳年限在1~2岁之间,3岁之前最佳,5岁是一个关键点。
很多家长在交流过程中经常会存在各种对比,说两个孩子的情况差不多,术前症状也看似一样,为什么他家孩子比我家孩子说的话多、说得好?其实很多术前情况可能确实一样,但术后康复效果由于以现阶段的医学水平,我们是无法准确估计耳蜗的残余毛细胞数量的,所以国际上专家猜测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同等情况下术后效果不一样,在这里提醒家长,互相之间的盲目对比是不科学合理的。家长更多的是需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并且鼓励和陪伴他们健康成长。
最后,我们来看看歪果仁是怎么装饰MRI设备的,为了安抚孩子们做检查时紧张的情绪,医院工作人员为孩子创造出一个童话世界。孩子们躺在设备上一闭眼,就好像进入到另一个童话空间,医院嘛……
比如这样(海洋主题)……
再比如这样(水手主题)……
专业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