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场所,很多老人突然发音不准、唱歌跑调、眩晕……大多数人以为是自己过度紧张或没有音乐细胞等所造成。其实,这可能是糖尿病找上了你。
2型糖尿病可损伤听觉系统,糖尿病听力受损往往起病缓慢,不易察觉,病情会逐渐加重且不可逆。
血糖没控好,听力会受伤“血糖长期过高容易造成血管病变,导致神经受损,使得听力受到损伤。”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金晖提示说,病程较长的糖友免疫力较差,身体发生局部感染的机会增多,从而患上中耳炎的几率也随之攀升,耳朵反复受到感染,会使耳部神经更加脆弱,极易损害听力。
糖友听力受损以后,使交流半径受到很大影响,由此还会间接造成思维变得缓慢、性格越来越孤僻、出现自卑感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发生又会反过来影响患者对糖尿病病情的控制,形成恶性循环。
听力受损,有症状及时查糖尿病听力受损具体表现为能听见声音但公共场所辨音困难,说话发音不准,唱歌跑调等。听力受损的患者还会出现眩晕的症状,具体表现为突发旋转感、上下升降感、前后左右的摇晃感、头晕等。
由于糖尿病导致的听力受损初期时症状并不明显,而且容易与老年性耳聋混淆。跟老年性听力受损比较,糖尿病患者听力受损的发病年龄明显提前,程度较重,进展较快,而且不可逆转。
因此,提醒糖尿病患者,一旦感觉有耳鸣、耳聋以及眩晕的症状出现时,应警惕糖尿病听力受损的发生,尤其是那些已经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和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更应该提高警惕,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做好5大防护远离危险要想远离听力受损这一危险,糖尿病患者需要做好5个方面的防护措施。
1控好血糖是关键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合理搭配三餐饮食,进行适量的运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这都是控制糖尿病进展的重要举措,只有积极控制糖尿病病情,才能有效防止听力受损等情况的发生。
2保持好心情很必要糖尿病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因为情绪激动会造成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使耳内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内耳供氧不足,会导致突发性耳聋。
3日常护耳要谨慎日常护耳要谨慎,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尽量远离噪声环境,比如卡拉OK厅等,因为长时间接触高分贝的噪音会损伤听毛细胞,损伤内耳,造成听力下降。
尽量不要掏耳朵,用力不当容易引起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而且稍不注意甚至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日常多按摩耳朵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比如按摩耳廓、捏耳垂,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
4每年查一次听力建议糖友最好每年做一次听力检查,以确认是否有听力受损问题,以便尽早发现异常后能得到及时治疗。
5多吃富含维生素A、D、E食物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刘静建议,糖友平时要少吃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食物,如各种海鱼、洋葱、西红柿、核桃、大豆等。
此外,还要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及维生素E的食物,如蛋类、乳制品、蔬菜等,可以防止血管狭窄,增加听神经的血液供应,从而起到保护听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