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发因素
1.踩踏致伤通常发生于空间有限、人群相对集中的公共场所。这些场所本身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因素,再加之管理不善,极易造成人群骚动,秩序混乱,人流四面拥挤,一旦有人跌倒,更易被其他人踩踏致伤。
2.踩踏事件易发地形,如拱形桥、楼梯拐角、光线不良的狭窄通道、复杂地形等。
3.踩踏伤大多源于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不管是自然灾害还是事故灾难,往往造成大批的人员伤亡。在现场,人们一个叠一个跌倒挤压受伤,跌倒的人无力站起来而加重损伤。有时人群像叠罗汉一样,有数层高,被压在最下面的人伤亡最严重。
伤害特点
踩踏伤伤情与受踩踏用力的部位有关。踩踏伤一般造成的内伤比外伤多。多数伤员表面并无伤口,但是内伤很重,发生昏迷、呼吸困难、窒息等严重情况,危在旦夕。
1.胸部受到踩压,伤者发生窒息,空气不能由肺内排出,胸腔压力骤然升高,引起上半身毛细血管扩张破裂,造成头面部、颈部、肩部、上胸部皮肤点状出血,如同红疹一样。胸部受踩踏后,可合并肋骨骨折、气胸、血胸、心脏或肺挫伤,导致呼吸突然停止死亡。
2.头面部受到踩踏,颈部皮肤大片紫红斑,肩部、上胸部针尖大小皮下出血点,皮下淤斑,可引起眼结膜出血,耳鼻出血、耳鸣或鼓膜穿孔引起耳聋,还可引起视力减退、失明。
预防与避险
限制人流:组织大型集会时,组织者要做好应急准备,制订紧急应对措施,必要时限制人流,杜绝踩踏事件发生。
加强教育宣传:中小学校因学生集中流动且年龄小,遇上易发因素就极易发生踩踏事件,所以应该利用各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疏散引导:公共场所如发生人群骚动,秩序混乱,应有人立即组织疏散引导,组成“人墙”,有序疏散,并维持秩序。
防范跌倒:已被裹挟到拥挤的人群中时,切记与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要逆行,避免被绊倒。在人流中行走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跌倒,避免自己成为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避开人群:发生火灾、地震等灾难时不能盲目地随人流奔跑逃生,以免被挤压踩踏致伤。在人群中,遇到混乱局面,个人应尽量避开人群,向人流少或不同的方向疏散。此时,可用两肘撑开平放在胸前,形成一定的空间,以此保护胸部的肺、心脏不遭挤压。
小编希望大家在人群密集区能够提高警惕,不争抢有风度,安全第一,避免悲剧的发生!
源:网络
以上内容均为原创,请各位小伙伴尊重版权。如需转载,请与工程大新媒体中心联系(邮箱gcdqnwxpt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初期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