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有家长肯定会问,掏耳屎不好,那宝宝耳朵里的耳屎该如何清理?吴佩娜主任说,认为“耳屎是脏的,要掏出来”是认识上的误区。耳屎其实是“好东西”,在保护耳朵方面可是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耳屎像哨兵一样守护着外耳道的大门,阻止异物侵入,保护外耳道和鼓膜。同时,耳屎还能起到“消声器”的作用,减低声波对鼓膜的冲击,进而保护听力。由于宝宝的听力还处于发育阶段,所以耳屎的这种保护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耳屎具有一定的油腻性,假如宝宝在洗澡时,不小心有水流进耳中,耳屎就可以发挥“水来土掩”的作用,防止脏水的侵袭,进而防止可能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的发生。
吴佩娜还介绍说,耳朵是有一定的自洁能力,不需要特别清理,耳屎会随着宝宝的咀嚼或运动掉出耳道外,到时用毛巾擦干净即可。
坏习惯2
用力擤鼻涕每个孩子都有感冒流鼻涕的时候,擤鼻涕是每个宝宝的“必修课”,有些父母不注意指引,让宝宝擤鼻涕时过于用力,也可能对耳朵造成伤害。吴佩娜介绍,过于用力擤鼻涕,特别是两个鼻孔一起擤,可能会使鼻腔内的病菌在压力的作用下经耳咽管直接侵入鼓室,给耳朵带来损伤。临床上,这种损伤轻则引起暂时性的耳堵塞感,重则可发生耳痛、中耳积脓,甚至导致鼓膜穿孔以及耳流脓、听力下降等。
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应该先压住一侧鼻翼,然后轻轻擤出对侧鼻腔内的分泌物;再用同样的方法擤出另一侧鼻腔内的分泌物。假如擤不出,可将分泌物倒吸到咽部并从口吐出。对年龄偏小、还不会擤鼻涕的婴幼儿,家长可先用细橡皮管或塑料管将鼻腔的分泌物抽吸干净,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后,然后用清洁的棉签缓慢插入鼻腔,边转动棉签边向外将棉签抽出来,拭净鼻腔内残余的鼻涕。
坏习惯3
吸鼻子有些宝宝有鼻涕时,懒得擤出来,而喜欢往咽部吸鼻涕,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没有鼻涕时也经常有这个“吸鼻子”的动作。吴佩娜说,无论有无鼻涕,吸鼻子都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这个动作会增加宝宝患中耳炎的几率,严重者可能并发脑脓肿,是十分凶险的。
坏习惯4
有鼻涕不积极治疗宝宝感冒后常诱发鼻炎,通常流鼻涕会持续很长时间。有时父母带孩子治疗后,如果治疗效果不太好,以后可能就不积极治疗了,觉得孩子流鼻涕也没有什么大影响,其实不然。耳朵分为内耳、中耳、外耳三个部分,中耳通过耳咽管跟鼻咽部相通,宝宝的咽鼓管还没有发育完全,而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所以当宝宝得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时,细菌就很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再加上宝宝有回吸鼻涕的习惯,那就更容易引起中耳炎。这种中耳炎起初是分泌性中耳炎,若治疗不及时,往往可发展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伴有发热、头痛、腹痛、腹泻、呕吐等全身症状。
小提醒:
宝宝“不听话”,要去查查听力
小宇是一个7岁的小男孩,近一年来妈妈发现其看电视时经常把声音调得很大,一开始还以为只是不良习惯,直到老师反映小宇上课时经常听不清老师的问题,医院检查,诊断为双侧分泌性中耳炎,经治疗后,小宇的听力明显改善。
吴佩娜主任介绍,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的致聋原因,如发现宝宝“不听话”,叫他不理人,或把电视调很大声等问题时,要考虑孩子是否有听力下降的可能,医院诊治,以免影响宝宝的听觉及语言的发育。
专家档案
吴佩娜
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全天
卫生部国家人工耳蜗助残项目指定复筛及手术医生之一。擅长耳显微耳神经外科和听觉植入,对耳聋、眩晕、面瘫、耳畸型、耳流液、耳鸣、侧颅底肿瘤的诊治及儿童听力筛查和干预有较深刻体会。
来源:羊城晚报
北京治疗白癜风特色医院白癜风能治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