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再动听的歌声,在无声的世界里,也只是沉默无声。
您的听力受损?您的世界无声?别怕,医院耳鼻喉科携手北京红心相通公益基金会即将开展“爱有声,未来可期”主题听力义诊活动。
在活动中,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50位6周岁以上的听障患者,提供补贴筛查及部分相应人工耳蜗费用救助。帮助重度、极重度听障人士早日恢复听力健康,享受美好新“声”活!
活动时间:年12月底(具体 活动地点:医院东院区(民生路与正光路交叉口)
活动名额:50人,通过筛选,报满为止。
入选标准①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军官证的大陆居民;
②6周岁(含6周岁)以上、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
③无手术及耳蜗植入术禁忌症;
④在(最好聆听条件下)双耳闭合式单音节或双音节识别率≤50%;
⑤佩戴助听器3∽6个月无效或效果不理想。
温馨提示本次活动名额有限,报满即止!如有疑问,请致电该项目工作人员。
联系人:
张老师;
符老师
北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博士,赴美博士后,医院第二届十佳青年。
擅长:中耳炎、鼓膜穿孔、中耳胆脂瘤手术、人工耳蜗微创植入(小切口微创);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球囊扩张手术)、耳硬化症手术、新生儿和儿童听力障碍诊断;面瘫的诊治;遗传性聋的诊断咨询;岩部胆脂瘤;颞骨、桥脑小脑角肿瘤的诊治;突发性耳聋的治疗。
毕瑞鹏主任医师个人简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河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头颈组副组长;河南省抗癌协会-天喉者分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分会常委;获得地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发明专利两项。
擅长: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及腺样体手术,突发性聋、耳鸣、眩晕等疾病的治疗。
万事俱备,只等您来!如果您不知道什么是人工耳蜗,往下看!人工耳蜗是国际公认的、能使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恢复听觉的最有效装置,此装置能把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纤维,从而产生听觉。如今,全球几十万聋人已经受益于这项技术。
人工耳蜗由植入体和体外机装置两部分组成,手术是将人工耳蜗的植入体放入耳后皮下,电极阵列放入耳蜗内的过程。手术加上麻醉通常需要2-3小时,住院时间一般为7-10天。
人工耳蜗术后良好的调机效果是听力言语康复的基础,所以应进行多次调机以保证最好的聆听效果。因为开机前期,听力变化较大,所以在不能很好的聆听时,就应进行人工耳蜗调机随访和评估,从而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
①开机:术后一个月左右。
②重要随访点(根据临床试验):开机后一个月,开机后三个月,开机后六月,开机后十二个月。
③最后患者每半年至一年到专业机构随诊一次。
(一分钟小视频了解人工耳蜗工作原理)
文/张卫杰 冀慧丽
审核/陈爱云 毕瑞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