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并发病症 > 最全的耳聋与助听器知识,你必须知道

最全的耳聋与助听器知识,你必须知道

人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耳聋分为传导性、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和神经性,又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深度以及单侧和双侧耳聋。

助听辅助设备有气导助听器、骨导助听系统(BCHS)、人工耳蜗和听性脑干植入等。每一种助听辅助设备可以用于一种或多种以上所罗列的耳聋类型。

医生或听力师会根据患者情况作出推荐,由患者或其家属作出最终选择。

01/耳朵的解剖与生理

图1|临床听力学第5版教学书

人体的听觉系统分为外周和中枢两部分。外周听觉系统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其中外耳由耳廓、外耳道组成,起到聚集、传递声波,形成共振和提高声压的作用;中耳具有六个壁,鼓室内有听骨链、咽鼓管、肌腱等组织和结构。

图2|临床听力学第5版教学书

由于中耳结构介于外耳空气和内耳液体传导之间,起到了匹配两种传导介质的阻抗差异,从而起到将声能从外耳传递至内耳的功用;内耳中重要的结构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主要起到听声和维持人体平衡的作用。中枢听觉系统是指耳蜗后的听神经直至大脑颞叶听中枢的部分。

我们能听到声音是依靠空气传导和骨传导两种途径传入的。

在正常情况下,声音经由耳廓、外耳道、中耳传递至内耳,同时声音也可通过颅骨振动直接传递至内耳。

02/听力损失的定义和分类

根据耳聋发生的侧别可以分为单侧和双侧耳聋,根据耳聋发生的性质可以分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耳聋、混合性耳聋及神经性耳聋,又根据耳聋的发生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及深度耳聋。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言语频率即0.5kHz、1kHz、2kHz和4kHz的气导平均听阈对听力损失分级如下:轻度听力损失:26~40dBHL,中度听力损失:41~60dBHL,重度听力损失:61~80dBHL,深度听力损失:≥80dBHL。

一般可以通过听力图判断听力损失的侧别、程度和性质,图中的4张听力图分别反映了正常听力(a)、中度传导性聋(b),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c),中重度混合性聋的听力图(d)。

03/耳聋的病因

传导性聋往往是由外耳和、或中耳病变引起,比如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分泌性中耳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感音神经性耳聋往往是由内耳及耳蜗后病变引起,比如遗传性聋、老年性聋、药物中毒性聋、噪声性聋、突发性聋、听神经瘤等。混合性聋往往是同时伴有中耳和内耳病变,比如耳硬化症等。

04/耳聋的治疗

传导性聋可以通过用药、手术等手段恢复或提高听力,比如取出外耳道栓塞的耵聍,修补穿孔的鼓膜,抽吸或置管引流中耳积液,切除胆脂瘤以及人工听小骨植入等。而对感音神经性耳聋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的突发性耳聋是值得医学治疗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由于该病病因多样,治疗方法多样包括应用糖皮质激素、溶栓药物、抗生素、抗病毒药物、B族维生素、高压氧治疗等,但该病的预后多样,特别是那些合并耳鸣、眩晕和8KHz听力消失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差。

05/助听设备的种类

对于正规的医学治疗效果不好或无效的耳聋均可以尝试采用助听设备进行听力干预,以期达到恢复或提高听力的效果。助听设备可以分为声波气导放大、骨导(振动)放大、电刺激听神经的辅助听力装置。

气导放大的装置被称为气导助听器或助听器(HearingAid),根据佩戴方式分为耳背式、耳道式、耳内式等。

骨导放大装置又称为骨导助听系统(BCHS),分为骨导助听器、骨锚助听器、振动声桥(VSB)、骨桥(BB)、口内振动骨导助听器(Soundbite)等。

骨导助听器仅有体外部分,不需要手术。

骨锚助听器有体内和体外部分协同工作,需要手术植入体内部分,术后验配体外部分,两部分协同工作。

电刺激是通过将声信号转换为电流并刺激残存听神经末梢或听神经核团,从而产生神经冲动,依据植入部位分为人工耳蜗(CI),声电联合刺激(EAS)或称混合听力设备。听性脑干植入(ABI)和听性中脑植入(AMI)等。

VLIKE听力解决方案

点击左图

获取更多产品干货

点击左图

获取更多产品干货

点击左图

获取更多产品干货

点击左图

获取更多产品干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bfbz/1173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