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
很多人都喜欢可爱的小动物。
明亮的大眼睛、小小的身体,
一个小动作能萌化全世界。
但有一种小动物除外,
那就是“小强”(蟑螂)。
柜子里、床底下、书本里,
很多阴暗的角落都有它的存在,
似乎永远都消灭不干净。
心累啊~
上面那些床底下、
柜子里还算好的呢,
有的蟑螂都开始“入侵”
我们的身体了!
近日,成都一名学生在寝室里睡觉时,突然感觉耳道不适并有沙沙声。
经过耳内镜检查,医生发现该名学生耳朵内竟有半只蟑螂,而且已经进入到外耳道的三分之二深。
医生表示,此前这名学生的耳道就被蟑螂入侵过,但当时的医生并未完全将蟑螂取出,留了半只在耳道内。如果这半只蟑螂再继续往前,会将耳膜刺穿,影响听力。
好在,经过医生的努力,学生耳朵里的蟑螂被全部清理干净。
看完这条新闻,
安全君下意识地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好端端的,
蟑螂怎么就钻进耳朵里了呢?
医生说,蟑螂钻人耳朵,或许和它昼伏夜出,喜欢钻进温暖洞穴的习性有关。
那么,
万一被各种小虫虫、小东西
“入侵”了耳朵,
我们该怎么办呢?
1、昆虫类异物
▎用少量酒类、植物油等滴入耳内,使昆虫窒息,过几分钟后倒出,用棉签擦干耳内的水或油,以免发生感染。
2、非生物类异物
▎此类异物入耳后,可将患耳侧朝向地面,将耳朵往下拉,用同侧脚在地上跳数下,有利于异物掉出。
▎对于质轻而细小的异物,可用食用油涂于棉签头上,将其粘出,或者用带负压的吸管将其吸出。
▎对于大块状异物,可用刮匙、耳钩顺耳道壁与异物间的空隙绕至异物后方,轻轻向前将异物拨出,切忌用镊子挟取,以防异物滑入外耳道深部。
▎此外,遇水膨胀、易起化学反应或锐利的异物,以及有鼓膜穿孔者,忌用冲洗法取耳内异物,应及时就医。
特别强调,无法自行取出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让医生帮忙!
▍来源:看看新闻等,版权归属原作者
▍编辑:仔仔
点个赞提醒自己莫忘安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