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并发病症 > 掏耳朵可致穿孔感染频繁掏或可致癌变

掏耳朵可致穿孔感染频繁掏或可致癌变

要是告诉你

频繁掏耳朵

不仅可能会癌变,还会引发“血案”

你还敢下手么?

姐姐给3岁弟弟掏耳朵不料将耳朵戳出血

“姐姐,我耳朵痒~”

“姐姐来帮你。”

3岁的小明最近老指着耳朵,不停地喊痒。大他3岁的姐姐小媛想帮帮弟弟,于是自告奋勇,学大人的样子拿起棉签,给他掏起耳朵。

不料,一个没站稳,小媛摔倒了,手中的棉签重重地插进了小明的耳道。

“啊!呜呜呜!痛!”伴随着一阵剧痛,小明的耳朵里冒出血来。

小媛吓坏了,听到哭喊声的爸爸妈妈跑过来,赶紧抱着小医院。到医院时,小明的左耳已经完全听不到了。好在经过医生手术,她的听力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掏耳屎存在危险!

有些家长见到孩子有一点耳屎,便忍不住想掏干净,这其实很危险!

容易损坏耳膜,甚至鼓膜穿孔01

孩子的耳道小且浅,普通棉签太过粗大,容易把耳屎推入耳朵深处,造成听力下降,甚至损坏耳膜引发永久性的伤害。

如果掏耳朵时孩子乱动,家长手一抖,棉签、掏耳勺就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

损伤外耳道,引起感染02

有些家长手劲大,完全凭感觉给孩子掏耳朵,也容易损伤外耳道。

还有些家庭掏耳勺是公用的,爸爸掏完妈妈掏,妈妈掏完宝宝掏;有时挖耳勺还和指甲剪放在一起,想象一下,如果有脚气的人刚好用过指甲剪……

之后,这把色香味俱全的掏耳勺伸入孩子耳朵后,很可能将细菌或真菌(比如脚气)带入耳道,引起感染最后导致发炎。

▲佛山电视台小强热线前几天有过相关报道

可能引发癌变03

长期掏耳朵,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或耵聍腺癌。

曾有媒体报道,一个武汉婆婆老是觉得耳朵痒,一天不掏都受不了,30年频繁掏耳朵的后果是引发癌变,患上外耳道鳞状细胞癌。

▲武汉省相关报道

所以,小编在此奉劝各位家长

不要随意给孩子或者自己掏耳朵

不仅容易导致伤害

还容易失去「耳屎」对耳朵的保护作用

耳屎在医学上有一个文艺的称呼——耵聍,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分泌出来的一种正常分泌物,与灰尘、皮屑混合而形成,是耳朵天然的保护伞,有以下保护作用:

1

挡住异物进入耳道

当有灰尘进入耳道,耵聍就会黏住它。当小飞虫进入时,耳屎的苦味(别用复杂的眼神看着我,我真没吃过)会让它知难而退。

2

抑制细菌的生长

耵聍富含脂肪酸,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不适合细菌的生长。

3

减弱强声波

儿童的鼓膜比蝉翼还要薄,非常娇嫩,一旦遇上猛烈声波(如打雷、炮竹声)直冲耳道,会损害到鼓膜,甚至造成破裂导致失聪。耳屎能保护鼓膜,起到屏障作用。

4

防止耳朵进水

宝宝洗澡或游泳时,有少量水进入耳朵,耳屎起到防水墙的作用,防止水进入到内耳引起外耳道发炎、中耳炎等疾病的发生。

◆◆◆◆◆

有人担心,不掏耳朵?耳屎把耳朵填满了怎么办~(这画面~没眼看)耳朵实在很痒怎么办?

对此,医院医院五官科温馨提示↓↓↓

第一,耳朵有自净功能。在我们说话或咀嚼的时候,耳道会推动耳屎向外移动。如果实在感觉耳朵很堵,耳朵很痒,或者有其他不适症状的时候,也不要私自掏耳朵(尤其是儿童),医院找耳鼻咽喉科医生检查,医生会根据情况作出适当的处理,如实在需要清除耳屎,也应该由专业的医生或护士进行清理。

专家介绍

来源/深圳卫计委

编辑/舒默云

医院医院

(医院)

院址:禅城张槎纯阳路10号

--

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bfbz/1150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