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疾病诊断 > 爸妈也能做医生上

爸妈也能做医生上

文/谭惠玉上海市儿童保健所主任医师

宝宝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分为三大类: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和传染病。宝宝患病程度是轻是重,首先可以根据宝宝的全身症状做出一个初步判断。

(表格可保存至手机放大)

上呼吸道感染

病情轻重差别很大,重症为多见。90%的病原为病毒性感染。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差,因此很易继发细菌感染。

轻症: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打喷嚏等。如涉及鼻咽部,常有低热。宝宝易有呕吐及腹泻。有低热、呕吐及腹泻症状的,医院诊治,同时排除其他疾病。

重症:发热至39℃~40℃或更高,伴有冷感、全身无力、食欲减退、睡眠不安等症状,一两天后可有呼吸道症状。常有并发症,如中耳炎、鼻炎、支气管炎,可发生高热惊厥。医院挂急诊。

中耳炎

婴幼儿的咽鼓管(从咽部通向中耳的导管)较短、宽,咽部细菌极易进入,导致中耳炎。

轻症:在未流脓前有耳部疼痛,尚不会用语言表达的宝宝常哭吵、摇头或用手敲头。

重症:化脓性中耳炎会引起鼓膜穿孔,影响听力。因此,如果感冒的宝宝有中耳炎轻症表现时,医院五官科就诊。早期消炎可以防止鼓膜穿孔的发生。

支气管炎

发病可急可缓,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也可突然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干咳,之后咳嗽有痰。其中喘息性支气管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有低热或中度发热现象,呼气时间延长,伴有哮鸣音及粗湿音,喘息不明显,少部分转为哮喘。

轻症:无明显病容。

重症:发热至38℃~39℃,有疲劳感,影响食欲、睡眠,甚至发生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特别提醒:宝宝患了支气管炎后,由于不会咳痰而常有呕吐,治疗应以清热(消炎)、化痰(使痰液容易咳出或从大便排出)为主。不宜过早服用止咳药。

TIPS:白细胞正常不代表没有细菌感染

众所周知,通过化验血常规就可初步知道病原为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因为病毒性感染者大多白细胞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在40%以下(指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比例,正常在50%左右)。而继发细菌感染者的白细胞可升高至/立方毫米以上,中性粒细胞在70%以上。但少数宝宝的白细胞指标在正常范围内,而中性粒细胞在70%以上,C反应蛋白升高,也属于继发细菌感染。

当然,“爸妈也能做医生”,并不是指爸爸妈妈可以对宝宝的病症自行诊断和下药,而是指在宝宝就医前能对病症先有个判断,做到心中有数,这有助于你从容地应对突发状况,抓住就医的最佳时机,在带宝宝看病时也能更好地配合医生。

(详细内容请见《上海托幼》年4月育儿生活版)

————————————————————————————————————————









































白殿风用醋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病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jbzd/907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