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疾病诊断 > 注意注意爱游泳的青岛人,千万要当心

注意注意爱游泳的青岛人,千万要当心

近日,有媒体报道,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一名10岁小男孩,和妈妈去泳池玩。两个人走路回到了家,小男孩洗了个澡,之后说很困,就睡起了午觉。一个小时后,妈妈看到小男孩完全变了样,于是开始一遍遍地叫小男孩的名字,可是男孩已没有了任何反应。他的脸上被好似海绵一样的白色泡沫覆盖。他在床上就这样溺死了。

国内不久前也发生类似事情——7月初,家住武昌的6岁男孩龙龙和父亲在一家室内游泳馆游了1个多小时,晚饭时,父母发现龙龙精神萎靡并不停地咳嗽,体温也开始升高,于是立即将他医院,经过检查后,龙龙被确诊为急性肺水肿。原来,龙龙在游泳时呛了几次水,这些水在他上岸之后依旧留在他的肺中,虽然当时在表面没有任何异常,但随着时间推移引发了急性肺水肿,出现嗓子干疼,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游泳后回家躺床上竟然“溺亡”?这也太吓人了吧,相信很多人看完这两则新闻后,背后都有种发凉的感觉吧。董小姐突然之间,甚至都对游泳产生了恐惧感!

大多数人都觉得溺水只会在水里发生,难道人已经脱离了泳池,还有可能发生溺水事故吗?

专家说了,急性肺水肿,还有“干性溺水”,这些都属于“继发性溺水”,如果救治不及时都会危及生命。

对于生长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环境里,游泳当然是青岛人最爱的运动之一。尤其进入伏天,谁都想洗个海澡,游个泳避避暑。那么,咱就不得不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

有时溺水不在水里发生

急性肺水肿现象一般出现在吸入水后的1~24小时内,症状包括持续咳嗽、喘不过气、胸部疼痛、昏睡、发烧、情绪异常等等。

如果能及时发现肺部水肿的情况,送医后可用利尿剂和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来引导水被排出及给身体传送氧气。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情况会进一步恶化,导致真正的肺水肿,患者口鼻中会出现粉色的泡沫状液体,造成缺氧症、呼吸和心率暂停、甚至死亡。

很多游泳池都用氯气消毒,呛入含有氯的水后,其实更容易引发肺水肿。

另外,还有专家提醒,游泳发生呛水时千万不要使劲擤鼻子,否则咽鼓管扩张,脏东西就会随着咽鼓管进入耳内,引起炎症。

干性溺水到底是怎么回事?

急性肺水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干性溺水”是什么呢?

国内解释的由于淹溺者突然受到冷水刺激与极度惊慌引起反射性喉痉挛及支气管痉挛导致窒息而死,肺部没有积水。

但国外有种说法是“干性溺水”指的是进入肺部的水量少,当时没有任何生命危险,出水之后几个小时内死亡。一般多发生于游泳初学者,尤其儿童,不知不觉呛了少量水到肺里,初并不影响各项活动,随着时间推迟,肺功能越来越受到影响,开始出现乏力(非常),并且嗓子疼,咳嗽,呼吸困难症,接着会做出一些奇怪的行为,最后口吐白沫而死。

还有一种情况是溺水的人被抢救上岸之后,虽然神志清醒了,但由于肺内的水没有完全排出,继续会面临二次死亡威胁。

那么问题就来了,“干性溺水”该如何分辨?

第一,要注意孩子在水中有无异常情况。

第二,注意孩子有无呼吸困难、倦怠和异常的行为。倦怠就是出现乏力,比以往要嗜睡,难以唤醒,很突然的缺氧,而且可能伴随咳嗽嗓子疼等等。

这种干性淹溺往往容易被忽视,所以朋友们在游泳以后,尤其是对于游泳初学者或者是孩子来说,如果发现这些情况,一定要格外注意、马上急救。

特别是12岁以下儿童如在游泳时呛水后,父母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务必在孩子上岸后留意身体变化,一医院就诊。有专家表示,上述症状在游泳过后几个小时或者几天都会出现,有时甚至在游泳时呛入少量水后的48-72小时内就会发生。

家长要注意的问题

“突然推下水锻炼胆子”不可取

专家表示,从医学角度来讲,这种所谓干性溺水虽然少有发生,但确实属于人体在紧张状态下的一种应激反应,这其实也提示我们,在孩子学游泳时,那种出其不意推下水锻炼胆量的办法不可取。儿童一般也不要跳水,更不能在水中起哄打闹、下压同伴、“偷袭”同伴。此外,陈海华还表示,除了急性肺水肿,入水时突然受到冷水刺激,即使没有水进入肺部,但也可能引发反射性喉痉挛的“干性溺水”,令人窒息。这些都属于“继发性溺水”,如果救治不及时都会危及生命。

那么孩子呛奶会不会“干性溺水”?

提这个问题的家长,你一定是学霸吧?这么会举一反三?

万能也是万恶的朋友圈里说,“‘干性溺水’的恐怖之处在于哪怕只有一小杯水,都有可能发生。”这让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呛奶会不会“干性溺水”?

对此专家表示,这个家长不用恐慌,首先,前提是出现“溺水”,而不会是因为喝水或喝奶引起。

夏季避暑,洗海澡还好说,如果是在游泳馆游泳,由于天气炎热,游泳的人太多,场馆可能有时不能及时保证卫生问题,那圈圈就又有的要说了。多讲究讲究,你不会吃亏的。

皮肤传染病

如果游泳遇见传染性最强的淋病患者,健康人可能会因此而患上前尿路感染。

症状:尿频、尿急、皮肤瘙痒

支招:游泳者在游泳之前应自备毛巾、拖鞋、浴巾等物品。

游泳前要淋浴一下,冲洗掉身上的汗液,以免汗液中大量的尿素污染池水,并经浸脚消毒池进入泳池。

“红眼病”(急性结膜炎)

每年6月至8月为其高发期,且发病者以经常游泳者居多,因为没有经过充分消毒的游泳池是引起该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症状:眼部有痒感、异物感或灼热感,特别怕光,结膜充血,有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

支招:如果确诊有急性结膜炎,医院就诊,同时自觉地与他人保持距离,不去公共游泳池游泳。

健康人到了公共泳池,应注意不要和他人共用浴品,游泳时不用手揉眼睛,游泳时应佩戴泳镜,有条件的可点眼药水,以预防传染性眼病的发生。

脏水入耳引发炎症

游泳时耳朵很容易进水,原来有耳屎或者有耳病的人,脏水停留在耳内会使耳屎软化,使耳朵堵塞、流脓等,引发外耳道和中耳炎症,严重的还会引起鼓膜穿孔等。

症状:耳朵疼痛、流脓

支招:游泳时最好使用游泳专用耳塞,游泳后应将耳内的水排出来。

游泳发生呛水时千万不要使劲擤鼻子,否则咽鼓管扩张,脏东西就会随着咽鼓管进入耳内,引起炎症。









































白瘕风能治疗吗
白瘕风能治疗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jbzd/895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