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宝宝的耳朵非常娇嫩,需要小心呵护,父母看到孩子耳朵内长了耳屎,就在孩子的耳道内盲目地掏挖,这样病菌很容易进入中耳腔内,引起中耳腔感染、甚至造成鼓膜穿孔,不可不慎。如何正确护理婴幼儿的耳朵,家长一起来关心。
保护宝宝耳朵五大注意事项
一、少挖耳屎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耳朵内长了耳屎,非要将它挖个干干净净不可,便在孩子的耳道内盲目地掏挖。其实这样做很容易使病菌进入中耳腔内,引起中耳腔感染、耳道长期流脓,严重的甚至会造成鼓膜穿孔导致耳聋,从而影响孩子的听力。专家提醒,耳屎太多可以挖,但必须小心谨慎。二、慎用耳毒性药物有些药物对于个别具有特殊过敏体质的孩子的听神经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例如炼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药物。即使医生在为孩子注射上述药物时,父母也必须仔细观察孩子的听力、耳鸣等情况,一旦发生异常,必须马上告知医生并停药治疗。否则,到中毒性耳聋病情明显时才引起重视,就为时已晚了。
三、避开噪声,注意游泳卫生
1、鞭炮的爆炸声,可引起听力下降,故当发现有人燃放鞭炮时,应叫孩子站得远一些,或用手捂住孩子的耳朵。
2、平时一记耳光也会导致耳聋,因为一记耳光产生的高压力震破鼓膜,会使孩子的听力终身受损。
3、孩子游泳玩水时要加强对耳朵的保护,一旦有水入耳,应及时将水倒出,以免诱发耳内感染,损害听力。
四、及时治疗耳病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反复发作的中耳炎,医院检查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这对今后的听力影响会少些。
2、必要时还得听从医生的意见,做鼓膜修补手术。
五、坐飞机保护宝宝耳朵
1、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时候,让孩子吃奶,或者用奶瓶给他喂奶,或让他含一个安慰奶嘴。这样能使耳咽管扩张,减轻耳朵内部的压力,进而减轻疼痛感。
2、如果孩子4岁多了,可以让他嚼口香糖,或者吃东西,喝饮料,从而减轻耳朵内部的压力;打哈欠或者捏住鼻子吹气也会有所帮助。
3、孩子患了感冒,是否需要服用药物来减轻耳朵内部的压力,应向医生请教。
防止水进入宝宝耳道三提醒
1.宝贝洗头时:让宝贝面部朝上,妈咪用一双手托住宝贝的头、颈部,同时用拇指和中指分别压住宝贝左右耳廓,使耳廓覆盖住外耳道,以防水流进耳道。
2.宝宝吃奶后:妈咪要把宝贝立起来抱,轻拍宝贝的背部,拍出奶嗝,防止被宝贝吐奶,造成奶水流入耳道。
3.宝宝躺著哭闹时:妈咪要及时擦净宝贝脸上的泪水,防止眼泪顺著脸颊流入耳道。
小飞虫进入宝宝耳道里怎麽办?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宝贝的户外活动比较多,有时小飞虫会飞进宝贝的耳道里,使宝贝很难受。
(1)滴油法:宝贝侧卧,让飞入小虫的耳朵向上,滴入几滴食用植物油,就会驱使小虫爬出。
(2)照明法:带宝贝进入光线暗的环境,用手电筒照射宝贝飞入小虫的耳朵,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使小虫飞出。
来源:台湾妈妈育儿百科
“向日葵健康网”儿科、居家护理、肿瘤科、神经科、心血管科、听力障碍等。
“向日葵健康网”台湾专家:来自于台医院。
★如有其他咨询需求,敬请来电
☆-//
足不出户,尽享名医,%的台湾好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