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疾病诊断 > 小心掏耳朵原来有那么大风险吓得我掏

小心掏耳朵原来有那么大风险吓得我掏

小编同事表示只是想安静地掏个耳朵,

怎么就掏出了病?

    

在生活中所处可见,掏耳朵是很多人的生活习惯,耳道里传来“麻酥酥”的感觉真心让人舒畅。不过,在医学专家说,掏耳朵这样的小动作隐藏着大风险,被你随随便便挖掉的耳屎在很多情况下充当着“健康屏障”的作用。频繁掏、用力掏、还有廉价棉签掏……没错,你成功避开了每一个正确掏耳朵的方法。

释疑理论上人不用掏耳朵耳屎并非“一无是处”          

耳屎有个好听的学名叫“耵聍”,从理论上来讲其实人是不用掏耳朵的,因为外耳道内耵聍可借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的形式自行排出。

而且,耳屎并非一无是处的废物

它作为外耳道分泌物,和耳毛一起构成了一道保护屏障,默默守护我们的健康。它对外耳道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防止霉菌等有害菌种感染,并粘住进入耳道的灰尘等,而且耳耵聍的特殊味道,还可防止小虫接近,连小虫都怕怕的~

      

如果经常用不卫生的器具掏耳朵,就会对这道屏障造成杀伤力,细菌入侵耳道壁的皮肤和鼓膜,造成感染,引起外耳道炎症。由于外耳道后壁神经分布较少,掏耳朵是虽然不觉得痛,但可能已经对而到造成了损伤。耳道皮肤比较娇嫩,如果掏耳朵用力不当,最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而成疖(jiē,急性化脓炎症)肿,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

专家      

频繁掏耳朵还可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反而促进细菌生长,导致耳道奇痒、流黄水,并且使外耳道皮肤长期慢性充血,还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反而会更多。如果感染形成化脓性中耳炎,易导致听力下降,伤及神经内耳时,甚至引起神经性耳聋。毕竟鼓膜仅厚0.1毫米,如刺破会失去听力。

    

不过,不要因为听起来感觉很可怕就不敢掏耳朵了。

平常觉得痒的时候,可用手轻轻拽一拽、揉一揉外耳廓和耳垂。如果耵聍不能自行掉落,医院检查,由医生取出。

游泳、洗澡后很多人会感觉里面有水忍不住掏耳朵,其实过一到两小时后,体温足以把耳道里的水蒸发掉。

以下两种情况是需要掏耳朵的:

      

一是出现耳痛,需要除去耵聍。这时应检查耳道,确定是否患上了中耳炎。

      

二是耵聍过多,影响了听力。

安全、卫生地掏出耵聍,对耳科医生来说soeasy,但一般人不要乱掏。尤其是对孩子,家长千万要强行按住他们,如此掏耳很危险!儿童的外耳道发育不完全,比成年人更短、更窄,更容易受到伤害,如无必要不用经常掏,如果孩子经常耳朵疼,医院专科就诊,相信医生吧,他会帮你处理好这件事的。

      谨防这些坏习惯,正在偷走听力    

临床上,以往60岁左右的老年人才出现的听力衰退症状,现在连十几岁的孩子也开始出现。除了乱掏耳朵外,以下坏习惯也很伤耳。比如:

      在公交、地铁等嘈杂处耳机    

在环境嘈杂的地方,如公交、地铁上戴耳机,大家会不自觉地把音量调大。殊不知这种近距离、高分贝的噪声,会造成内耳的毛细胞损坏甚至死亡,这种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久而久之,可能引起噪声性耳聋。

      管不住坏脾气    

你没看错,坏脾气真的会引起耳聋。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病例越来越多,这与压力大、脾气差等有一定关系。专家发现,生气、忧郁、悲伤等负面情绪,都可能诱发突发性耳聋。另外,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情绪波动往往较大,有一部分人会比较急躁,还有些人性格十分内向,容易钻牛角尖。

      长期熬夜

临床发现,一般年轻的耳鸣耳聋患者患病前多有过一段过度疲劳期。如不少白领患者反映耳聋前曾连续加班成狗,睡眠少,感觉十分劳累;学生党患者则说考试前有持续熬夜的经历。

      在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待太久    

你可以想像到酒吧、KTV的噪声多大,这类娱乐场所的噪音远远超过国家对噪声污染的规定,所以很容易引起突发性耳聋。这种损伤可在瞬间、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同时会伴有耳鸣、眩晕、耳闷或耳堵塞感。

      支招为了你的耳朵,请这样做          戴耳机,限制时间和音量    

戴内置耳机听CD时,遵循“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戴内置耳机听MP3的人要遵循“80~9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8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

      正确擤鼻涕    

不是讲耳朵吗?为啥扯上鼻子?常识普及:鼻腔、咽喉、中耳、鼻窦是相通的,如果擤鼻涕用力过猛,鼻腔压力增大,鼻涕就可能跑到中耳,引起中耳炎,严重时还会导致鼓膜穿孔。擤鼻涕时,每次只能按住一个鼻孔知道吗,还要轻轻地擤,鼻子也很辛苦的。

      适当多吃鱼、海带等食物

缺锌是导致老年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平时可以适当多吃鱼、牛肉、猪肝、鸡等富含锌的食物。另外,镁的缺乏也易导致听力减退,不妨适当多吃海带、紫菜、芝麻等。

      每年做一次听力检查    

经常听音乐的人应留意自己的听力情况,当出现耳鸣、耳发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时,要提高警惕。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查,接触噪音频繁,如娱乐场所演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建议每年检查两次。

      放松心情    

放松心情、学会减压也是保护听力的重要方法。要合理安排作息,尤其注意尽量别熬夜。

大家要善待自己的耳朵宝宝哦~

来源:生命时报、法制晚报









































什么是白癜风图片
白癜风治疗多久能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jbzd/728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