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不打是成不了才的。有多少家长还在信奉这种教育观念呢?相关研究数据表明,从小遭遇父母、家长打骂的孩子,至少有将近9.2%的人曾有过轻生的想法;有18.2%的人曾非常想离家出走,8.6%的人曾想过反抗;与父母动手;有6%的人从不断地打骂里,产生过复仇的念头。为写作业又产悲剧,2年级男童急送医,父亲懊悔因为写作业时拖拖拉拉,态度不够端正,被父亲打伤入院治疗。或许很多人看到这件事情会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如今早已经提倡文明教育,不能随意体罚孩子,哪怕再生气也不会下如此重的手。然而,这件事便真实发生了。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许惠明发布了一个朋友圈,引来广大网友的热议。他这个朋友圈说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一个10岁,刚上2年级的小男孩在家里做作业时,因为速度太慢,父亲威逼利诱都无效,甚至摆出了有些敷衍的态度对待父亲。其父亲暴怒之下,没有控制好力度,直接甩了儿子一巴掌。许惠明说,男孩最后确诊结果为左耳鼓膜呈不规则穿孔,虽然没有出血,但听力检测提示已是轻度传导性耳聋,即左耳外伤性鼓膜穿孔伴轻度听力减退。如果1至3个月的时间内未能痊愈,恢复到正常数值,那就需要通过手术来修复男孩的鼓膜了。男孩父母得知如此严重的结果之后,皆悔不当初。男孩父亲更是懊悔道:当初不该那么冲动!辅导孩子作业,而因为孩子宛如患有拖延症般,找各种借口或者不用心写作业等,都在考验着辅导孩子的家长们的耐心,内心很容易便产生愤怒的情绪。就如上述事件,引来不少已经为人父母的网友们的共鸣,他们皆认为孩子不经历打骂,是无法改正的。但是,父母、家长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如此打骂孩子,真的有效吗?长期被打骂的孩子,心理健康严重受损!1、变得没有主见家长打骂、苛责孩子的时候,是单方面的发泄与威慑,孩子是无法拥有辩解的机会。长期以往,孩子便会变得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内心的想法,最后便会成长为没有主见,如墙头草一般的人。2、缺乏安全感时常被打骂的孩子,他们无法感受到父母或者亲近的家长们对自己的爱,年幼的他们不能理解打骂背后的用意,很容易便误会自己是不被爱的。久而久之,这种因为感受不到被爱而产生的孤独无助的感觉,会使他们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变得自卑、内向。3、脾气变得暴躁对于一直处于被打骂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般性格会变成两种。一种是变得胆小、懦弱;另一种则是变得如父母、家长般脾气暴躁易怒,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或者以他人相处,只会简单粗暴对待。郑渊洁曾说过:大人打孩子不仅是一种恃强凌弱的行为,更是这个世界上最丑恶的暴力行为。打骂孩子,或许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父母、家长希望的结果,但那只是孩子迫于内心的害怕而做出的暂时性屈服。他们的内心是无法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只会产生抵触心理或者是性格受到严重影响。那么,当孩子犯错、不听话时,父母、家长们应如何做呢?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成为你的负面情绪垃圾桶!1、想发脾气的时候,不如先静下心思考面对孩子的错误,或者是敷衍的态度,家长们产生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时候,但要学会认识、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选择先到独立的空间,平复心情,思考有利的对策再重新面对孩子。2、不要口不择言直接攻击孩子的人格当看到孩子不愿意乖乖写作业的时候,可能有一些家长会直接批评孩子:你还不赶紧给我写作业?我怎么会有你这么不听话的孩子呢?这样的话语,在伤害了孩子的内心的同时,还无意间给孩子贴上了不听话的标签。如果换成你一直不写作业,这样的做法让我很生气,可以让孩子直观的了解你的感受,不会产生抵触情绪。3、发脾气后要及时道歉,并让孩子了解原因再佛系的家长,面对孩子的错误必然会有发脾气的时候,这是人之常情。但发完脾气后,要及时向孩子道歉,并言明缘由。让孩子知道他们的错误所在以及如何改正错误来避免下一次再发生这样的情况。如何教育好孩子,一直是困扰每个有孩子的家庭的问题。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成为优秀的人,可以健康成长。那么,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做一个有素质的家长,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你曾有过打骂孩子的经历吗?你是如何处理的呢?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