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疾病诊断 > 快高考了,要不学个医

快高考了,要不学个医

马爽写字的地方嗷嗷嗷

其实这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开始想,比如说,为什

么劝人学医?

有家长说,学医好,当老师也好,考公务员也不错。

没错,他们平时所接触的不用花死力气挣钱的职位也就这几个了。

有老师说,学医好,学医后我们还能指望的上你们,你要是学个别的专业,我们也不懂啊!

有同学说,学医好,以后我们就靠你了!

emmm……

知乎上有个哥们(ID:邓铂鋆)说的很精辟

现在,我们国家的医疗体系固然有很强的优势,相对同等经济水平的国家来说可谓物美价廉、可获得性强,甚至在一些领域同发达国家相比也有优势。但是,盛况之下暗藏着严重的危机。

01

首先,是行业发展问题。

由于医疗行业待遇不合理、医疗行业管理水平低下、医疗环境持续恶化等原因,医疗一线人手不足,医护人员过劳;医院经济考核制度不能接受高风险、低收益的病人。人们获得优质医疗服务的难度在隐性上升。

在医疗资源的硬性缺口下,医院普遍存在安全措施缺少保证,奖励不刺激,惩处不到位的问题。医疗行业管理层手法拙劣,一味对一线医护人员施压,不顾一线人手紧张、待遇低下、超时劳动等情况,这导致医疗管理规章遭到医护人员的抵触情绪,临床一线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操作。医院医务处钱处长的讲座内容。医院领导岗位耽误的内科天才,学术水平很高,他谈医患纠纷问题的讲座首先指出医疗系统的自身不足。

02

然后,是医疗的公平性问题。

人的医疗待遇是他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医疗机构中的反应。医疗服务存在硬性缺口,必然有人会凭借能力多获得一些,其他人少获得一些。现在,以往靠“运动式”措施依靠激励一线人员“挖潜增效”的手段已经失代偿。医疗行业人手不足,医务人员过劳,医疗环境恶化,导致一线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推诿时有发生。人想要获得满意的医疗,要么身居高位,要么必须在医疗体系内有自己人。

医疗是良心活,医生多出一分力、少出一分力,病人的预后大不相同,外行对医生究竟有没有尽力很难观察。医疗一线确实有许多客观因素难以给予所有人尽善尽美的服务,然而谁能淡定的让自己的亲人忍受痛苦?所以“一闹就灵”的情况在医疗行业格外明显。僧多粥少,谁嗓门大就多分一勺哄一哄。但是如今的医疗资源越来越紧张,整个体系很难再有富余的资源满足“一闹就灵”。为了整个公立医疗服务能够继续凑合,现在社会开始打击医闹了。以前姑息医闹是为了息事宁人,掩盖医疗资源缺乏的矛盾。现在打击医闹是因为医疗资源缺少的矛盾更加尖锐,拿不出糖果给捣乱的孩子,只得强制镇压医闹确保体系平稳。

如果你在医疗行业没有真心爱你的人,你面临的不止是挂号难、看病难。或许你可以通过打官司、医闹发泄自己对医疗结果的不满,但逝去的生命不会再来。如果你在医疗行业没有真心爱你的人,你将无法保护你爱的人。尤其是医保限额造成收治一些慢性病病人、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人、医院的经济损失。如果家里没有医护人员,亲人的晚年医疗很是问题。在当前严格的经济考核措施下,“没有治疗价值”的省部级医疗医院等死,医院都是拒绝的。但是从家属的角度看,这类“没有治疗价值”的病人没有其他去处,自己又不可能看着亲人等死,不为他们做些什么内心难以接受。

所以,欢迎有志青年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踊跃报考医学专业~~~~~~~~~~~~~~~么?

今年没有电视剧骗人入圈,只好改用恐吓营销的手段进行招生宣传了。

以下是举例

未婚女青年,因“全血细胞减少”在北方某医院就诊,骨髓活检未查明病理,怀疑罕见血液病。病人家庭情绪激动,治疗意愿强烈,准备卖房子去北京、天津就医。医院行医的亲戚说医院治疗,该院血液科全国排名前十,但是排队难度比协和低两个数量级。病人在该院治疗半个月,未托关系未找人,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经治病情平稳,出院回老家继续治疗。

40岁医生,癌症晚期,北京医院认为余寿三个月。病人治疗意愿强烈,在身为全国知名专家的恩师引荐下,医院。经过医患双方充分沟通,病人在医生拒绝手术的情况下,签“生死文书”前后两次接受高风险手术。术后,病人利用从医多年的社会资源,积极参加免费临床试验,从药企就职的同学那里获取厂价直销进口药,用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好的药物。病人现已术后五年,未见复发。

40岁教师,无明显诱因小肠出血二十天,医院,急诊留观。在病因不明、难以确认收治科室的情况下,医院就职的妻子积极奔走,获取医务人员的同情与支持,让病人获得了优先救治,并得到在外出差的科主任多次治疗指导。

退休厅级干部(政府转人大),酒后外出散步时跌倒,全身多处外伤。病人家属携病人就近前往当地最大的公立医疗集团。因急诊科需要抢救的病人太多,医生仅对他进行了简单处理,随即又抢救其他危重病人。家属出示高干就医优待证件申请住院病房无效,一晚上连CT都没拍,在留观室干躺着。上流社会没有“午夜凶铃”麻烦别人办私事的习惯。天亮后,家属联系自己中学同学,医院普通退休护士。转院后,病人迅速得到了符合身份待遇的单人间病房,并接受了全面检查。医生表示:“大叔,你左边有骨折右边也有骨折,下颌骨骨折、鼓膜穿孔、左右面部皮肤挫伤并软组织损伤、颈椎脱位,您是怎么摔的?不是被人摁在地上打了?”病人及家属均不吱声。事后,该干部身体每况愈下,医院常客。两年后,他医保卡里的钱用光了,看病的时候被告知要自己掏医保报销后自费部分的钱,这才恍然大悟:“啊,中国老百姓看病还要自己掏钱啊?”快七十岁才知道看病要花钱的人,想不托关系就能优雅、体面的看病都没门。

以上例举的事例都来自全国一百强的优质医疗机构。

国立大学法人世宗大王第一大学(副部级)空间防务研究院洪讲师在阐述“应当允许穷人自由的生育儿子”时讲:“教师不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教学生,保姆不会像孝顺母亲那样服务主顾,医生也不会像伺候爸妈那样关心病人,所以没有资源的穷人要多生儿子,在所有行业都有自家兄弟”。洪讲师的这一论据,事实上在医疗行业已经得到了证实。

最近经常听朋友说起一句话:劝人学医,天*雷*

学医之后,你会发现好多人跟你有缘了,过年回家别的亲友相聚娱乐的时候,你在给别人看病……

别人工作的时候,你在给别人看病……

别人休息的时候你还得给这些工作完休息的人看病……

不过,最后用一个图片送给学医的同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jbzd/1195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