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疾病诊断 > 各种麻醉方法和操作都会影响患者听力,该如

各种麻醉方法和操作都会影响患者听力,该如

在临床麻醉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听力损害,这种听力损害有些有临床症状,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亚临床的,需要通过听力测试才能发现,常被医师忽视。臂丛神经阻滞诱发短暂性听力障碍1例患者,女,48岁,因「右手外伤2小时」入院,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右侧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青霉素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耳疾病病史,否认耳毒性药物使用史。术前检查:血常规提示轻度贫血,凝血功能正常,ECG正常,ASAⅡ级,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术前常规禁食8小时,禁饮6小时。手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和苯巴比妥钠0.1g。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HR、NIBP、SpO2,输液,吸氧。术前BP/80mmHg,HR80次/分,SpO%。患者取仰卧位,头后仰尽量偏向对侧,取肌间沟入路靠近肩胛舌骨肌处为穿刺点,22G穿刺针垂直刺入,针尖略向尾侧进针,进针深度约2cm时患者诉右前臂麻木、酸胀,反复回抽无血无脑脊液,缓慢推入1.0%利多卡因与0.25%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液5ml,询问患者有无眩晕、耳鸣,患者未诉异常。再缓慢推入局麻药25ml,8分钟后患者出现右侧鼻塞、眼睑下垂、面部发红,无耳鸣、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测试麻醉平面满足手术需求后开始手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不适,手术时间共1小时。术后1小时,患者感觉右侧听力减退,做听力测试,根据言语频率(~Hz)的平均听阈,患者右侧听阈存在60dB的缺失,左侧正常,请五官科会诊,考虑与局麻药作用有关,未做任何特殊处理。术后8小时,患者右侧听力恢复,无明显后遗症。病例分析:本例患者行臂丛神经阻滞后出现了右侧鼻塞、眼睑下垂、面部发红,而没有出现耳鸣、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排除了局麻药中毒,出现听力障碍的机制主要考虑与交感神经阻滞有关。之所以没有对该患者进行特殊处理,也是考虑到麻醉作用消退后,患者听力应该能恢复。为什么麻醉会影响患者的听力?目前临床上,各种麻醉方法和操作技术都有可能导致听力障碍。

■脊麻

脊麻或腰椎穿刺通常会产生临床或亚临床的听力损害,而且这类患者基本上都是发生低频听力损害,这与穿刺针的粗细和针尖的设计有关,直径粗、切割型的穿刺针,患者术后发生听力损害的几率比较高。其次,脊麻后听力损害的发生跟患者的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有研究发现40岁左右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临床症状不明显的听力损害。最后,脊麻后产生的听力损害与穿刺后所产生的脑脊液漏有关,这也是脊麻后头痛的原因。脑脊液漏导致脑脊液的压力降低,并很快经蜗水管传递到内耳外淋巴,但是内淋巴压力改变的速度要比外淋巴慢的多,外淋巴和内淋巴的压力平衡被打破,结果导致Reissuers膜和基底膜扭曲,毛细胞位置发生改变,最终导致听力损害的发生。

■全麻

非体外循环下全麻后听力损害的发生很少见,具体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可能与中耳压力改变、听觉器官血管病理变化、脑脊液压力改变、栓塞和耳毒性药物的使用等因素有关。其中,过度或突然的中耳压力改变会使鼓膜穿孔,产生明显的听力损害。比如氧化亚氮(笑气)麻醉时,可以产生中耳压力波动,在氧化亚氮的摄取和消除期,鼓膜会向内或向外移位甚至穿孔,从而破坏中耳传导结构的重建,而这主要与氧化亚氮吸入浓度过高或其改变速率过快有关。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是全麻后发生听力损害的另一原因,通过光化学损伤大鼠内耳循环的内皮细胞建立动物模型,发现当大鼠内耳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其动作电位很快消失,同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使内耳毛细胞发生缺血性损伤而导致听力损害。

■体外循环

相比于一般的全麻,体外循环的听力损害的发生率比较高,而这主要与全麻和耳毒性药物的使用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体外循环后血栓的生成。体外循环时,大量微血栓形成,微血栓经基底动脉到达内耳动脉分支,内耳的血供来源于终末动脉,并且无侧支循环供血。因此,当终末动脉发生栓塞时,容易发生缺血,导致听力损害。尽管目前体外循环技术正在不断改进,但体外循环后听力损害仍然常有报道。而且,这类患者的预后一般比较差,患者的听力能部分恢复,但是很难完全恢复。

■其他麻醉方法

臂丛神经阻滞、颈丛神经阻滞、局部浸润麻醉等都有导致听力损害的报道,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交感神经阻滞,局部交感神经阻滞使咽鼓管和中耳的黏膜发生血管扩张和膨胀,导致中耳到内耳的声传导受阻,间接影响了耳蜗的螺旋器,从而引起听力障碍。最后,除了上述的各种因素外,麻醉期间的听力损害可能还有其他原因,也可能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比如骨科手术中各种仪器的巨大噪音、手术造成的外耳损伤、梗阻以至声音的传导异常,以及手术后在ICU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都会发生听力损害。是否需要处理?麻醉后听力损害的患者大部分可以在数日内自行恢复,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是也有患者术后听力损害持续数月不能恢复。所以,有学者建议,我们不能只靠等待患者的听力自行恢复,而是应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包括使用血管扩张药物、类固醇激素等。此外,也有通过输注硬膜外血液补丁和右旋糖酐40的方法治疗麻醉后听力损害患者的报道,而且效果良好。参考文献:[1]何靖.臂丛神经阻滞诱发短暂听力障碍一例[J].临床麻醉学杂志,,33(11):.[2]文先杰,方志源,曾因明.麻醉与听力损害[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9(1):26-28.[3]周龙,李元涛,姚尚龙.腰麻与听力损害[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9(1):33-36.[4]周龙,王立林,李元涛,等.右侧颈丛神经阻滞诱发同侧一过性听力障碍1例[J].中华麻醉学杂志,,29(5):.[5]何靖.剖宫产术后一过性听力下降一例[J].临床麻醉学杂志,,32(8):-.本文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往期精彩回顾▼术后疼痛管理:6模块和33章节医院麻醉部首届病例大赛初赛成功举办应用丙泊酚期间,小心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在看点这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jbzd/1126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