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3日是第18次全国“爱耳日”,也是第4次“国际爱耳日”。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已历经17年,惠及全国近60%的人口,极大地普及了听力健康科学知识,提高了人民群众爱耳、护耳意识,对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推进我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设立“国际爱耳日”,促进全球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医院小丑医生志愿团队走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住院患儿们一起快乐过爱耳日。
世界卫生组织将年第4次“世界爱耳日”主题确定为“防聋治聋,精准服务”。
儿童听力健康关系着儿童本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幸福。耳朵就像眼睛一样是人体与外界保持联系的最重要的门户,有一个好的听力会让我们受益终身,因此,家长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听觉。
常识需掌握:
孩子感冒后耳朵疼痛要及时治疗:由于耳朵和鼻咽部通过咽鼓管相通,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经常会通过咽鼓管延及中耳导致急性中耳炎,严重时还会引起中耳化脓性病变,甚至引起鼓膜穿孔,中耳乳突炎症,最终导致孩子听力障碍,因此孩子感冒后要及时治疗,如果引起急医院救治,彻底治愈。
尽快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往往继发于急性中耳炎和耳内进水等情况之后,耳内时常流出脓液,听力下降。每当受冷或者耳内有脏水进入,病情就会加重。反复发作的中耳炎,医院检查,服用治疗中耳炎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必要的时候要做鼓膜修复手术。否则,经常感染、流脓,使中耳腔内传递声音的听小骨受到腐蚀和破坏,发生断裂、破损,将严重影响听力。
尽量不要自己给孩子挖耳朵:现在许多年轻的母亲有时候出于清洁或者是好奇,看到孩子耳朵内长了耳屎,非要把它挖干净不可,有时孩子因为耳内发痒,母亲也常常喜欢用不清洁的火柴棍、木棒、发卡等在孩子的耳朵里盲目地掏。由于不熟悉耳朵的解剖结构,看不清耳内组织或用力不当,很容易将鼓膜刺破,使外耳腔和中耳腔之间相通。引起中耳腔感染,甚至造成鼓膜大穿孔,耳道长期流脓,影响了孩子的听力,甚至导致耳聋。如果孩子耳朵不舒服,医院请专科医师处理。
谨慎用药:我们听觉的产生和耳内有一个叫耳蜗的结构密切相关,耳蜗结构中有一种毛细胞,他们起到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作用,这些毛细胞非常娇弱,许多药物对它们都会造成伤害,像氨基糖甙类消炎药(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会损伤毛细胞,特别有的孩子对这些药物极为敏感,而这种敏感性事先又很难确定,因此,给孩子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再慎。
游泳洗澡时尽量防止耳内进水:孩子的外耳道一般都非常小,而且外耳道皮肤还有许多纤细的绒毛。在游泳或洗澡时一旦进水,这些水不容易出来,在外耳道内就会引起外耳道炎,甚至中耳炎。特别对那些已经有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的孩子,更容易导致中耳炎,耳朵长期流脓,导致听力损害。如果一旦进水,可通过垫脚蹦跳,或用棉签把水吸出。
让我们携手共进,将知识播撒,将爱传递!
团委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