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张先生商务旅行去国外,不想经历了两趟“惊魂之旅”——往返途中,额头眉骨上方处疼痛欲裂。到医院咨询,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头痛”居然不是头的问题,而是鼻窦问题!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章如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做客《活到岁》节目,和您聊聊:利用“导航仪”,治疗鼻窦炎。(以下是来自《活到岁》对该访谈的报道)
张先生坐飞机出国,两个半小时的行程,前半程,除了经常遇到的耳朵不适以外,一切正常。他不停吞咽口水将不适感压住了。飞机下降时,右侧眉骨上方突然剧烈疼痛。感觉额头的血管快爆炸了,神经好像被针刺一样。只要稍稍变换表情或是用手触碰,疼痛感会更加剧烈。随着飞机渐渐降落,痛感稍有缓解,不过用手按压仍然疼痛。持续一天左右,痛感才渐渐消失。
返程时,张先生做好了心理准备,前半程一切正常。飞机快降落时,强烈的疼痛感再次袭来。他没像上次那样不知所措,而是忍着疼痛闭上眼睛,放松之后,疼痛稍有缓解。
担心可能是血压问题,苏先生一下飞机,便到机场医务室量了血压,结果一切正常。
压力创伤性鼻窦炎
专家介绍,张先生的情况应该是航空性鼻窦炎引起的。
正常情况下,人体靠鼻窦出口来保持鼻窦内外气压的平衡。当外界气压突然升高时,如乘飞机降落或乘坐高铁时,由于头部突然后仰,气流顺势冲进鼻腔,如活塞一般将鼻窦腔内空气吸入窦外,将出口堵塞。窦内突然形成负压造成鼻窦炎黏膜损伤,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渗出、黏膜内和黏膜下出血,甚至窦壁与黏膜剥离。由于鼻窦内负压的作用,将鼻腔内的分泌物吸入窦内引起继发性感染,称为气压创伤性鼻窦炎(航空性鼻窦炎)。
此类患者,轻者表现为额部短暂不适或上列牙疼及面颊发麻;重者表现为鼻窦区突然疼痛,尤以额窦区为甚;严重者还会并发鼻出血或从鼻腔流出少量浆液血性分泌物。一般持续数日症状消失,部分患者可因继发感染形成化脓性鼻窦炎,症状与鼻窦炎相似,但头痛得更厉害。
导航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鼻窦炎
磁导航技术原理为将空间定位技术与影像学三维重建技术相结合,实现同步显示手术操作部位细节及毗邻结构情况,临床上应用于深部或腔内手术的精确定位,应用于鼻前颅底微创外科及鼻眼相关微创外科中,可最大程度地确保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谈起三维导航技术,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章如新教授如数家珍。从年起,章如新和他的团队将最新的磁导航技术应用于鼻内镜微创手术,如鼻窦疾病、鼻眼相关疾病及鼻颅底疾病的鼻内镜微创手术,为手术精准性安全性提供了技术平台,近年来已完成千余例导航鼻内镜微创手术。
起飞降落时要主动做吞咽动作
像张先生这样的患者,下次坐飞机前,医院开一些麻黄素、鼻眼净之类的血管收缩剂鼻药水,将鼻窦打开,在飞机起飞前或将要降落时先行滴鼻,防止窦口堵塞,从而避免发生航空性鼻窦炎。
急性中耳炎,或因感冒导致咽鼓管不通等患者不适合坐飞机。人体靠咽鼓管来维持中耳与外界的气压一致。当飞机急骤下降时,咽鼓管被迫处于闭合状态,鼓室内有液体渗出,严重者会发生鼓膜破裂。此时,人们可感到扯胀不适,重者有扯痛、耳鸣,鼓膜破裂者则有耳朵出血、眩晕、恶心等。时常有患者坐完飞机,突然感到听不见了,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鼓膜穿孔。
专家建议,当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主动做吞咽动作。因为咽鼓管在一般情况下是关闭的,只是在做吞咽动作或打呵欠时才有短暂的一时性开放,连续不断的吞咽动作使咽鼓管处于不断开放的状态中,这样空气能不断地出入,有利于保持中耳内外气压的平衡。
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尰闄?鍖椾含鐧界櫆椋庨偅鍎垮ソ